教育培训 > 中国古代军队,从来没有手拿铁皮的盾牌进行冲锋,难道是不起作用

中国古代军队,从来没有手拿铁皮的盾牌进行冲锋,难道是不起作用

2020-07-20 15:58阅读(69)

中国古代军队,从来没有手拿铁皮的盾牌进行冲锋,难道是不起作用,还是什么?:铁皮盾牌?那是啥?知道要是盾牌蒙上铁皮有多重吗?而那种人类能正常使用的纯铁盾

1

铁皮盾牌?那是啥?知道要是盾牌蒙上铁皮有多重吗?而那种人类能正常使用的纯铁盾牌有多大吗?

看下图:

只有这么大小啊!纯是格斗用的……别指望这东西在战阵中发挥多大作用。


而中国古代军队一直都不缺乏盾牌的使用。比如殷墟中就出土过商代的盾牌。这个盾牌高80厘米、上宽60厘米、下宽70厘米,还有青铜加强件。

秦汉时代,出土文物和相关记载中,中国军队使用盾牌的证据也很多。比如三国时代就有这样的记载:“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

到了北宋时期,中原军队又采用了弩盾结合的战术:“牌手当前,神臂弓次之,弩又次之”。

到了火器大规模运用的明清时期,盾牌也是一项重要装备。比如戚继光的戚家军就有盾牌手。

而放眼全世界,包括中国的实战盾牌,都是以木头为框,加强皮革或一些金属件。就盾牌本身来说,没啥特殊的,也不存在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情况。

2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铁皮盾牌?还冲锋?那就是猪八戒戴面具,就是装给人瞅的。您还真把这玩意当回事了。

铁皮做的盾牌,亲,拿不动啊!就算是能拿的起来,亲,冲不了多久啊!

咱别的不说,就说俺这体格,抱起一百来斤的东西这没问题,但您要俺抱着这玩意,搁百米跑道上,咱也别跑,就溜达个来回,俺得撅着屁股走,中间指不定休息几回才成。

就这道理和那铁皮盾牌就是一个理。

您千万可别被电视剧里边那战争场面给带歪了,搁电视剧里边,那士兵您别说是铁皮盾牌了,士兵能举着金属盾牌,一边吼叫着,一边冲锋,还能时不时的挥刀子砍人。

要真是那样的话,这士兵早累趴下了,不用敌人进攻,自己拿刀子往脖子上捅就完事了,打啥打?

金属盾牌,这玩意一般作为礼器搁一边,让大家伙瞅的,要真有金属盾牌,那都是格斗场上,栓在胳膊腕上比拳头大两圈的物件,再大他这胳膊也就抬不起来了。

所以盾牌这玩意,可不是一味的强调防御性,它还讲究轻便性,这俩缺一个,这盾牌都做不出来。

古代的盾牌

也就是说咱古代,是没有铁盾的,绝大部分应用到战场的盾牌,这全是木头或者藤条制作而成的。

那么这事其实在戚继光所写的《纪效新书》当中他就有说明。

木加以革,重而不利步。

瞅见没木头加革,人家这都嫌弃这分量太重,不利于步兵使用。

所以戚家军所使用的盾牌,是藤牌,用藤条制作而成。

这玩意不仅轻便,而且防御力还不错,抵挡个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啥的,没啥问题,挡三五枪火铳啥的不在话下,当然在多了,这就有点吃力了。

就算是这样,还是被后来的康熙给借鉴了一把,变成了后来虎衣藤牌兵,拿到雅克萨战场上打俄国人去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会好奇:“这南方有藤条,能整个藤牌出来,那么这北方咋整啊?压根就没有藤这东西。”

没办法,这北方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木盾了,搁木盾上边蒙上皮革上的进行防御。

当然这木盾最好选用的木头是柳木,柳木比一般的木头要轻便,但这种盾牌不仅重,而且防御力比藤牌要低一个档次。

这也是戚继光在他《纪效新书》当中提到的,但北方这块没办法,只能以柳木加革代之。

其实在更加早期,也就是汉朝的时候,他发明过一种叫做钩镶的物件,这东西他是结合钩子和盾功能的一种兵器,这玩意是铁做的,小一点。

在作战的时候,他必须配合环首刀使用,不然这就是个废物。

而且这东西只能针对敌方的长兵刃,用这钩镶外边横出的一个小枝钩住敌人的兵器,然后用环首刀照着敌人的面门去劈。

当然这东西的局限性太差,这要是撞上只拿环首刀的敌人,这玩意就成了累赘,后来这装备就被淘汰了。

最后说一句,你别拿西方那啥啥的比。

西方战场,那就和街头地痞群殴一个德性,不讲究啥战术战法的,所以总是比装备,谁的装备好,在群殴当中就占便宜。

咱大华夏,讲究的是战术战法,你变成了乌龟壳,俺就拿撬棍这里敲敲哪里敲敲,跑来跑去的和你玩偷袭,再不济给你弄个火牛阵,或者水淹啥的,不按套路出牌。

你弄个铁盾,结局只有一个,跑不了,就等着挨打吧!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3

因为铁皮盾牌太重了!根本不实用。

现在很多古装片,经常能看到士兵举着又厚有重的金属盾牌前进,这是违背历史真实的。

在我国古代,几乎没有铁盾牌。绝大部分都木制盾牌或者藤牌。

对于盾牌的形制,明朝大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都有详细说明。在纪效新书卷十一藤牌总说篇中,戚继光讲到:

千古有圆长二色,其来尚矣,主卫而不主刺。国初,木加以革,重而不利步。以藤为牌,近出福建,铳子虽不能隔,而矢石枪刀皆可蔽,所以代甲胄之用,在南方田塍泥雨中,颇称极便。

盾牌历史悠久,自古有圆形和长形两种。明朝初年的盾牌,是用木头上包裹皮革制成,太重了不适合步兵使用。近些年福建出产藤牌,虽然不能抵挡火铳,但是攻坚刀枪都能抵挡。可以代替甲胄的作用。非常轻便。

在练兵实纪卷四练手足·校圆牌中,戚继光讲到:

北方无藤,以柳木加革代之。

北方没有合适的藤,可以用柳木加上皮革制作盾牌。

在这里,戚继光主要讲了两种盾牌。

最好的是南方的藤牌,就是用藤编织的盾牌。防御力极强,除了火铳,其他的武器都能防御,而且十分轻便。这种盾牌的防御力,堪比铁皮盾牌。但是却比铁盾牌轻便的多的多。藤牌,是最好的盾牌。

藤牌兵

北方没有藤牌,只好用木盾。在厚木板上再加上皮革。经过处理的皮革,非常坚韧,里面还有厚木板。这种木盾牌的防御力也十分强大。防御一般的弓箭刀枪也没有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有点重,不轻便

冷兵器时代,盾牌是最实用的防御武器。它最主要的性能指标就是两条,一是坚固,二是轻便。如果弄一个大的铁盾牌的,坚固倒是坚固了,可是重的要命,要它有什么用?

如果把铁盾牌做的小一点,倒是轻便了,可是防护面积又太小。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最实用的还是木盾牌和藤牌。

4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中国古人不是美国队长,很难使用金属盾牌。

这是因为,盾牌的主要作用并不是肉搏,而是用来对抗敌人的弓箭。

因为是这个用途,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使用金属盾牌。

中国古代常用的是木制盾牌或者皮制盾牌。

这些盾牌不但制造简单,造价低廉,而且防箭效果很好。

因为无论是弓还是弩,由于初速较慢,穿透力不能和子弹相比。

所以,只要几厘米厚的木盾,已经可以有效挡住羽箭。


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必要使用金属盾牌。

古代金属是很昂贵的,普通老百姓家除了农具以外,几乎没有什么金属物品。

如果铸造纯金属盾牌,无论什么材质,随便搞到几千个,就是一笔巨款,朝廷很难承受。

另外,金属盾牌过于沉重。

比如希腊重装步兵手上持有大型圆盾,称阿斯庇斯,它直径为1米左右,是由木条组成,外层和盾沿覆上青铜,盾外部中央稍稍凸出。


这种盾牌并不是纯金属盾牌,已经重达15公斤。如果是纯金属盾牌,重量可能超过30甚至50公斤。这么沉重的盾牌,不要说作战,就算携带也很困难。

金属盾牌的防御性很好,但一般适合用于重步兵,以增强整体防御力。

但中国古代的重步兵并不实用,因为国土面积太大,人口太多,少数精锐的重步兵难以调动,也敌不过人数绝对优势的轻步兵。

实际上,罗马兵团的大盾牌,也是木质外蒙一层薄金属皮而已。



当然,中国古代也不是没有金属盾牌,也是有很多的,但装备不多,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5

太重了呗 不过后期有全钢盾 早先希腊用过铜 木 皮 三层混合圆盾 恐怕沉得一比就知道哪个好用了。长时间作战,两只手的负重都要控制。

两方面的原因,盾牌属于基础防护用品,在古代木头相对金属容易获得,价格低廉,适合大量装备,其次,如果是金属的盾牌,太小了没防护效果,太大了就很重,使用不方便。当然也有少数人力气很大,身家出身贵族或者在军队里属于精英,他们也会使用金属盾牌,但是大多数的士兵肯定还是用木头的。

我想士兵用的盾里的金属,跟贵族们用的应该有些许不同,粗略加工的铁跟细加工的铁,各方面都是有些许差异的吧,这些差异就可能导致了士兵盾牌要贴木板,而贵族的不用。

士兵的盾牌贴点铁皮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盾牌受到冲击之后完全的断裂,金属的韧性和木头还是有区别的,当然加工的程度对金属的性质也有影响,不过贵族的盾牌其实大多数也是用木头为主体,全金属的盾牌用的人很少的。

自从在工地上般过盖电缆沟的铁盖板,对这个问题我是彻底没有疑惑了。

6

战争这个东西是要计算成本的,如果用木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换成铁盾呢,全国数十万军队,全部装备下来,朝廷的开支得要多大,再者民耕为主的国家,尤其是汉族为主的国家,士兵的身体素质和西方职业军人也有较大的差距,用铁盾对士兵来说更是负担,在看看以前的北欧维京人,那么强壮的身体都是使用木盾,所以说铁盾并不适合大部分的军队来使用,真正使用金属盾较多的是希腊人,罗马人,以及后来的西亚阿拉伯国家军队,他们多以一个金属小圆盾来进行防御,其优点是体积小便于携带且做工精美,再者在古代的时候,西亚的金属锻造工艺也是出了名的好,所以说,各个区域条件不同,所以中国在古代战争多以防守一方的话,修筑好城池,多造弓弩,战斗力反而比用盾的效果更好一些吧,图片是我收藏的伊斯兰古盾,材质多为铜和铁,基本都是骑兵用的,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7

不请自来,我是昊涛说史。其实在中国古代军队,是有手拿铁皮的盾牌进行冲锋的,只是现在的假电视剧太多了,历史史料记载,确实是有手拿铁皮盾牌进行冲锋的。从商代就开始就出现盾牌了,盾牌大都由木头、竹条、藤条、牛皮、金属等材料制作。

春秋战国之西汉时代,中国的军队多是用青铜方大盾,在方阵中可以组成一道有效的防线,挡得了远程武器也挡得住矛捅戟刺。不过这些盾牌也并没有影视作品中描绘的那种大小,不然士兵是根本不能自由的拿着这东西行动的。根据汉墓出土的盾牌来看,青铜盾一般长度在50cm以内,宽30cm左右。表面多是兽纹,看可以起到恐吓作用。


此外还有圆形的铁质盾,这个在骑兵中比较常见,适于近战格斗。不过这些金属盾牌只有少数的精英战士和贵族士兵才能使用,像一般的士兵使用的多是用杨木和松木制造的木牌,或者藤条编织的藤牌。电视剧《精忠岳飞》中出现的蒙古军队使用的盾牌 就有铁质盾牌。《黑鞑事略》中说,蒙古人使用的盾牌包括用皮条或者柳条编制而成的防牌、骑兵冲锋时装在臂上的团牌、铁质的铁团牌、攻城时使用的拐子木牌等。

铁质盾牌的出现,有可能是蒙古人征服欧洲的时候,跟外国人学习的铁盾。钢铁盾牌大多数制成小型圆盾,主要作为骑兵的护具使用。例如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就往往以铁质小型圆盾作为骑兵的护具,其防护效果甚至可以代替头盔。但是中国古代大多使用小盾牌,因为大盾太过笨重。 除了中小型的盾牌、藤牌,更多时候步兵使用的是拒马、拒马枪和安营扎寨时使用鹿砦、鹿角砦这样的东西来阻挡敌人了。类似的军备衍变史国外也是一样的。机动和防护,对战争而言最好的必然是前者,毕竟“守尚不足,攻而有余”。

而且铁盾造价比较贵,比较沉重,不能大范围的普及。古代没有锻炼现代合金的技术,所以弄不出轻盈又坚硬的铁质盾牌。古代大多铁质品都较为沉重,一个铁皮盾牌一般来讲有二三十公斤。无论是对使用者还是对马匹都是极大的负担。另外,在战场上盾牌并不能帮士兵们挡住太多的伤害,和防弹衣一样,盾牌其实大多数还是对流弹的阻拦效果最好,对于直射而来的子弹,也是无法躲避的。所以铁质盾牌劣势大于优势不被认可。

8

谁说中国古代军队没有拿着铁皮盾牌冲锋的?殷墟就曾经出土过青铜盾牌,一直到汉朝都出土出方形的铜盾。不过这种金属盾牌都不会太大,40㎝x30㎝左右。用途基本上应该也是为了格斗设计的;也有人认为有可能是吓唬敌军用的。

虽然我们没法描绘商朝人究竟是怎么打仗的。但是古罗马斯巴达克斯那种格斗,可以看出来,光着身子,拿着把短的青铜剑。身上基本上没有任何防护的革甲,所以那小当然金属盾牌,实际上就是一个灵活的护具罢了。

不过在后来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上,这种用于格斗的小盾牌在东方的确不常见,至少不算是制式兵器。

一直到元朝的时候,蒙古军队打到欧洲后,学回来的骑兵专用的“铁团牌”,相当于骑兵冲杀时当然护具吧。


我们先民聪明,掌握“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比古罗马古希腊人早。青铜剑虽然无法铸造得更长,但是我们可以发明戈和戟,这样就不需要贴身格斗了,一舞一大片。

其实真正意义上用于防箭的大盾牌,东西方是一样的,都以木革为主,讲究一点的,表面及周边加以固定。

古希腊战士的盾牌是木头制造,表面蒙上铜皮。罗马军团士兵的盾牌是胶合木板,表面蒙以牛皮,其实都差不多。


因为真的用纯铁或者纯铜的大盾牌,那玩意太重,携带是否方便不说,就那些金属原料,在古代,放在哪个国家都会成为重要的经济负担。

如果非要说东方特殊一点 ,我们南方喜欢用藤条编制盾牌,这些藤牌经过桐油浸泡晒干之后,坚硬如铁,关键它还轻。


大清利器——虎衣藤牌兵,就是那种拿着藤牌和片刀的敢死队,曾经打得哥萨克骑兵灰头土脸。你让他们换个铁牌试试呢?估计得被马踩死一半。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9

这个问题却是有点怪异

盾牌是用来做防护用的,其形状有圆有方,有大有小。盾牌一般是步兵在近战时拿在手上使用。世界上第一枚盾牌的出处已经不可考究,但是可以肯定,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中国,希腊,波斯,埃及等地已经出现铜盾,后来铁器发明并得到了应用,铜盾又升级了铁盾,上附有数层皮革,因此不但质量轻,而且防护能力更好

而且,中国古代还是有战士手拿铁皮的盾牌进行冲锋的记载

手拿铁皮盾牌的军队最著名的是元朝时期的蒙古人,他们用的是铁团牌冲锋,还有骑兵冲锋时装在手臂上的团牌,用柳条之类编制的防牌,还有攻城时使用更加方便的拐子木牌。这都是保命提高战斗力的利器。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10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从不缺的就是盾牌、甲胄、弓弩,甲胄与弓弩等其它武器就不不多说了,大家都比较熟悉。不过关于盾牌的话题,今天我们可以来聊一聊,我想大家也对这个“不太熟悉”的物件感兴趣。

说起古代的防具,除了盔甲外大家最熟悉的便是盾牌了。我们在各类的古装剧中可以看到那些穿着甲胄么士兵直接被一刀砍死或一箭射死,而带着盾牌的则保全了性命,甚至还有拿着木板当盾牌的。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哪怕是那些对甲胄(盔甲)一无所知的影视剧导演们,也都知道盾牌在战场上的重要性。

此外,盾牌在中国出现的非常早。虽说现在网络上有不少,总觉得中国古代不像西方经常使用盾牌与看中盾牌。但是,像素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盾牌在中国的使用时间与发展一点都不比西方差,只是我们大多采用木材制作的盾牌,且木材不易被保存,所以被我们现代所发现的早期盾牌较少。如在殷墟我们就曾发现其陪葬坑中有手持盾牌的殉人,殉人的盾牌,高80cm、上宽60cm、下宽70cm。其中一些盾牌上还配有青铜部件,用来增强防御。

中国古代,盾牌大多使用木盾或皮革做成的盾牌,还有就是后来出现的木材与皮革结合制作而成的盾牌、木材便面套强一层铁皮的盾牌与铁制的铁皮盾牌。但是铁皮盾牌实际上并不实用,在古代战场上也很少被使用。

那么为什么铁制的盾牌,明明防护性更好,却很少或几乎不被使用呢?

首先还是实用性问题,因为铁皮盾牌真的有点重,不适合冲锋杀敌。

上战场时,士兵们身穿一身甲胄本身就已经很重了,再加上随身携带的武器等,如果这个时候还需要再带一个铁皮盾牌,试想一下这得多少负重了?试问一下,这样的负重士兵们还能冲锋陷阵么?战场瞬息万变讲究的是勇者当先与出奇制胜。如果士兵们带着厚重铁皮盾牌,很有可能力气都差不多用完了,都没什么精力想着去进攻,只能被动的防御,这样子迟早会被敌人攻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西楚霸王项羽,可以力大无穷。拿着厚重的铁皮盾牌,光站着都很累了,更别说冲锋陷阵了。所以,说到底,并不是铁皮盾牌不好,只是实用性不足罢了。

其次,便是资源问题,不是你想要便能有。

众所周知,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天然的铁,铁这种东西需要从铁矿石中提取出来。古代科技并不发达,铁的提炼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提炼出来以后还要冶炼成盾牌,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成本问题。拿着作为珍稀资源的铁来做盾牌的话,战争的耗资将会变成一个无底洞。而木材、皮革之类的价格低廉,且在冷兵器时代对于弓弩的防御是足够的。

这就是为何,古代战争中很少甚至没有使用铁皮盾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