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冬天古人是怎样过冬的?

冬天古人是怎样过冬的?

2020-07-20 14:14阅读(67)

冬天古人是怎样过冬的?:我们现代人过冬,有空调,有暖气,有电热毯,还有我们一直畏之如虎但在冬天又能多少享受一丢丢福利的“厄尔尼诺现象”。而我们的:-过冬

1

我们现代人过冬,有空调,有暖气,有电热毯,还有我们一直畏之如虎但在冬天又能多少享受一丢丢福利的“厄尔尼诺现象”。

而我们的古人,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对于古人而言,冬天往往是一年里最痛苦,最难熬的时光,是已宋代的诗人虞俦才在冬至这天有“向来水旱民何罪,此去流移天盍怜。逗晓阳乌升若木,摧颓病鹤亦蹁躚。”这种悲怆苦闷的情感。

宋人尚且如此,清朝的人们的感受,无疑会更为强烈。

因为,他们恰好赶上了气候史上臭名昭著的小冰河期。这段有人类记载以来地球上最冷的时间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

而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种宫廷剧的主角:清代康雍乾时期的后宫娘娘、小主们,就恰恰赶上了小冰河期最冷的那些岁月。

娘娘和小主们在后宫里,怎么过冬呢?

明清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宫廷管理制度最为严格,等级最为鲜明的时代,宫廷之中,大到朝服的规格,小到太监宫女的粮饷制度都有严格的分供,不同等级的后宫妃嫔,在吃穿用度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而这些差异对她们寒冬岁月里的生活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首先,是俸禄,也就是薪水上的差异,看过《甄嬛传》、《宫锁心玉》的朋友们都知道,后宫是一个看脸看钱的地方,俸禄高的娘娘和小主,无论太监、宫女还是御医,都会给很好的脸色,反之,就只能屈尊下去,体会一下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感觉了。

清代后宫里嫔妃的俸禄本来就不太高:皇太后年列20两黄金,2000两白银;皇后1000白银,依次递减,到了后妃中等级最低的官女子和答应的品级,年薪只有可怜巴巴的50两白银。

50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呢,《红楼梦》刘姥姥帮贾府算过一次账,贾府一次聚会吃螃蟹的钱就得花二十多两银子,够庄稼人过一年了!

后宫中有那么多关系需要上下打点,50两银子基本上是办不成什么事儿的。

其次,看身边伺候的宫女的数量。

皇后身边有使唤宫女10人,皇贵妃、贵妃身边有使唤宫女8人,依次递减,到了答应的品级身边只有使唤宫女1人。

过冬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在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古代,答案毫无疑问是炭火和衣服。

在清代,不同等级的后妃每天得到的炭火数量也是有天壤之别的。

皇后每日可以得到红箩炭夏10斤、冬20斤,黑炭夏30斤、冬60斤。

皇贵妃和贵妃每日可以得到的红箩炭和黑炭的数量相当。

越低等级分配到的炭不但数量越来越少,而且质量也会下降。有些等级的妃子甚至没资格使用质量较好的红箩炭,只能使用黑炭了。

到了答应的等级,每天只能得到可怜巴巴的黑炭夏5斤、冬10斤。

而且,不同等级的人因为能分到的炭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烧炭取暖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像皇后、皇贵妃和贵妃等级的主子,他们的宫殿下面修建了一些地道,而这些地道专门是用来取暖的火道,宫里的人只需要在这些地道当中点燃炭火就行了。然后热空气就会流通到紫禁城的各个地方。

而如果您一直混在答应常在这种级别的位置上的话,就只能像我们部分农村地区现如今还在做的的那样,在屋子里放个炭盆,艰苦度日了。

没有足够多的炭火也就罢了,做衣服用的布料,特别是冬天做衣服必须的棉花,不同等级的主子能够分到的数量和种类,差距也同样大的离谱。

皇后、皇贵妃等级的高级后宫女主,可以分到各种森罗棋布、质量上乘的布料,比如蟒缎,补缎,织金,妆缎,倭缎,闪缎,金字缎,云缎,衣素缎,蓝素缎,帽缎,杨缎,宫绸,潞绸,纱,里纱,绫,纺丝,杭细,绵绸,高丽布,三线布,毛青布,粗布,金线等等。

而她们冬天会分到的可以用于做御寒衣物的衣料种类也很丰富,有绒,棉线,木棉,以及名贵的里貂皮,乌拉貂皮等等。

而到了最末等级的答应就十分寒酸了,他们能够分到的衣料只有云缎,衣素缎,彭缎,宫绸,潞绸,纱,绫,纺丝。冬衣的衣料只有三斤木棉。

三斤木棉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你一直混在答应这个层级上,一年只能做一件新的冬服,平时可能就只能捡着旧衣物来穿。

这样一来,在寒冷的冬天里,一些小主只能穿着单衣,守着炭盆,靠情怀过冬了。

臣妾做不到啊!

这就是清代后宫鲜明的等级差异,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些后宫女子豁出性命去争宠爱,争晋级了,混的太差冬天都没法过啊!

2

无论是什么朝代,民生都是第一大事。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下,冬天屋里有空调,就算是出去也有厚衣服。但是古代物质匮乏,他们是如何过冬的呢?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九几年和零几年的时候,当时空调用的不多,平时用的都是热水袋。就是一个皮质的袋子,里面装上开水。放在被窝里面,既能暖被窝,然后也能暖脚。

后来科技发达了,就有了暖宝宝。其实早在古代,古人也发明了“暖宝宝”。宋朝有句叫《立冬》的诗说的好: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这首诗说的是在寒冬的时候,邀请三五好友来家里面吟诗作对,但是要求朋友来的时候要自带小火炉。这里的小火炉就和我们现在用的暖宝宝差不多,一般都是铜质。

另外这种铜炉子有两种,一种是放在手上抱着的,可以称作是手炉。另外一种是暖脚的,自然就是脚炉了。一般而言,脚炉比手炉的温度高,用起来也比较费炭。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上述手炉和脚炉的介绍,就可以看出来古人取暖主要靠火。基本上从皇室到平常百姓,或多或少都会弄个炉子,然后围起来烤火。

既然都是皇室,烤火的炉子比较讲究。比如说明朝时,火炉制造工艺最好的就是景泰蓝。而在如今的南京博物馆,就有着一件景泰蓝打造的火炉,是火炉当中的精品,主要供皇家使用。

除此之外,明朝还有过一个特殊的机构:惜薪司,主要掌管朝廷内部的薪炭。当然了,在古代,等级不同,分到的木炭数量也不一样。比如说到了乾隆时期,皇太后一天可以有120斤的木炭,到了皇孙一天只有10斤。

但是话又说回来,总不能走到哪,就把炉子带到哪吧。要不然不雅观,而且很笨重。所以古人很聪明的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地暖。

这里的地暖不像我们现在的地暖是电地暖,古代的地暖是真地暖,他们会在房间下面掏出坑道,然后在下面烧火,从而让地面升温,形成这种地暖。

不过由于古代建筑地基没有我们现在打的这么牢,对于一些大型的宫殿建筑,如果贸然挖开烧地暖,很有可能造成地基沉降。所以一般只有类似于养心殿这样小一点的宫殿,才会有地暖。

至于到了民间,基本上都是靠炉子,地暖用不起。因为古代除了烧木炭之外,主要是烧柴火。但是烧柴火也耗柴火呀,所以一般都是在屋子里面烧个炉子就行了。

不过说到过冬,必不可少的就是衣服了。只要衣服穿的多,穿的暖和,就不用在乎外面的温度了。因此说到古人的取暖方式,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厚衣服。

在唐宋时期出现过这样一个情况,每次到了冬天,百姓之间流行制作纸衣服。可能有疑问了,纸衣服这么薄,怎么会想着制作纸衣服呢?

原来随着长江流域人口数量增长,原来用来种粮食的地方不够用,只好挤压原来种麻的土地。随着麻种植的减少,就造成衣服问题的紧迫性。

但是在同一时间,中国的造纸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在丰富原料的同时,造纸的技术和造纸的种类也有了长足的进展。因此一些缺医少棉的家庭,就地取材,用楮皮纸缝制成衣服,还美名其约为纸裘。

后来在明朝时期,引进了棉花,棉衣、棉布才开始普及起来。因此随着棉衣的普及种植,纸衣服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此古代人过冬取暖,一者靠衣服,二者靠烤火。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方式,这里不再赘述。总之逃不过两点,第一避免体温外泄,第二提高外部温度。

3

应该是分远古对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地区的古人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原始社会钻木起火,捕猎为生居住山洞,穿的猎物之皮,野人洞的生活是这样。封建社会分贵族与奴隶之分,奴隶低层生活简陋,睡草窝根据各地区就地取材,烧火取暖。社会进化耕种粮食,有简陋住处,煮饭用具,有一般的建筑,能遮风避雨,饲养家禽,逐步生活有所改善。后发展种植棉花,种植蔬菜,根据各地区,发展农、林,牧业,更新居住条件。

4

过冬的话当然是需要一些保暖措施,古代的人肯定也会有棉袄棉裤之类的保暖的衣服,这一点自然不用细说。所以,我们今天说的是他们在家里所做的一些保暖措施,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电暖扇,空调之类的。虽然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但他们的保暖措施还是比较齐全的,像比较常见的火塘、火墙、壁炉和炉灶等设施。

(炉灶图)

火塘,又称“火坑”,中国最古老的取暖方式之一,不仅在古代,就算是在现代它也仍存在于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家庭中,火塘,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室内的地上挖成个小坑,然后在坑的四周垒上砖石,用中间部分来生火取暖或做饭。

(火塘图片)

据部分史料记载,从半坡、姜寨等的遗址发掘来看,古代的房屋一般都将火炕设置于门口附近,这样既可以用来烧火做饭又可以取暖。因为是在门口附近,所以它既能够吸收从室外吹进来的氧气来帮助其燃烧,又能够抵挡冬季时从门外吹进来的寒风。慢慢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铁三角架这种保暖工具。

而到现在,对于部分少数民族而言,火炕也不仅仅是一个用来取暖的工具,更多的它还代表着一个家庭。因为,一般建成一个新房或者是自己脱离父母重组家庭的时候,会举行隆重的置火塘及点火礼。

“壁炉”和“火墙”的运用比较典型的便是秦代宫廷贵族了。据《秦宫廷文化》介绍:考古工作者们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壁炉,似为供取暖用的设备。壁炉和火墙,在当时看来是比较先进的取暖方式,所以平民百姓应该是用不起的。也正是因为它的高级之处,所以相交于火盆和火塘来说优势还是很大的。而且学者还发现,当时壁炉使用的燃料是木炭。为何是木炭而不是其他燃料呢?原来是因为木炭燃烧的时间比较长,可以让室内温度保持长时间的稳定。这也代表着我国在古代时期,采暖技术就有很大的进步。

(火墙)

另外据我国考古学家石兴邦描述,还曾在秦长乐宫遗址中发现火墙的做法。火墙,顾名思义墙中间有通热气的烟道,可以取暖。古人利用炉灶的烟气,然后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的设备就是火墙,在冬季时,可以利用灶炉产生的热量来提升室内温度。有着很好的保暖效果,不过因为古代的设施不是太先进,所以经常会出现漏热气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室内的温度。

(宫廷取暖火墙图)

至于炉灶的发现,是在西安西北郊阎家村的汉代建筑遗址中,炉灶其实就是炉子和灶的统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古代人做饭用的东西。和我们现在使用的炉灶差不多,只不过现代的基本上是用气,古代可能就要用木材了。

当然,取暖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烧炭。据唐朝有关资料记载,一旦步入了漫漫寒冬,不管是官员还是庶民,都停止一切劳作活动,进行冬眠。不过就算这样还是离不了烧火。史料《开元天宝遗事》中就记载了很多帝王、贵宦冬日的取暖方式:烧炭。只不过王公贵族有权有势有钱,所以一般会使用较好的炭火进行取暖,而那些平民百姓有的则没有钱买炭火。

像晚唐诗人张孜写的一首诗《雪》,就描述了不同家庭取暖情景的不一样,有钱人自然不用为冬天发愁,而那些没有钱的人则要忍受寒冬之苦。

5

古人如何度过数九隆冬呢?我们不妨自《唐诗》、自《诗经》里寻找。

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我们置身在信息时代,反而惶惑和无知。古人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空调,而他们的冬天也能过得虎虎生风。

范成大的《冬日田园杂兴》一定是表现的南方冬天,他的诗极其贴近南方的农村生活: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

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

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首句便是修葺房屋,只有让栖身之年不再透风才能想别的超脱于生活的事:阴风怒嚎,如玉箫声;燃松节膏当灯笼,挂在屋外,凝烟如墨;等晚上擦亮窗纸,看上去如同斜阳。你要是在关外、又或河湟,挂的灯笼早就让那“北风卷地白草折”的狂风吹到爪哇国去了。


1、怀人,《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2、谈恋爱,《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缝衣服,《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4、打猎,《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豕从),献(豕开)于公。

5、修葺房屋并搬家,如范成大诗云,《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土堇)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6、劳役,《七月》:我稼既同的,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7、凿冰,《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

8、饮酒欢庆,《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9、兵役,《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10、出征归来,《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再从诗词中寻找:

1、钓鱼,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赏梅,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请人喝酒,白居易,晚来天欲雪,欲饮一杯无?

4、归家,刘长卿,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赏雪,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流放,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7、从军戍边,李颀,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9、战争,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听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前月如霜。

……

还有《水浒传》中林冲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等,那是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西游记》四众一马,十六个甲子,一番番春秋冬夏,那是取经,或称之为漫游

《三国演义》刘关张三顾茅庐,正好下雪;

《红楼梦》中“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那是家破人亡、树倒猢狲散,在这个时候,大家想的就是怎么保住性命、怎么摘除嫌疑、怎么对付余生,哪还有心思想过冬的事啊!

——————完———————

文/王事情

这是以前我的一篇头条号,正好看到这个题目,就顺手用到这里了。知识是应该共享的,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及关注,不胜欣喜~~~~~

6

古代虽然没有空调和暖气,但是聪明的古代人想出来了各种各样的取暖用具:

皇宫贵族:

秦朝使用壁炉和火墙,多为土制。

汉代使用炉灶,称为“温室”或者“椒房”。

普通人家:

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铜或铁制成的,外面加上一个箱形秀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掉进别的东西。


到了唐代,人们又用铜制成手炉。手炉呈椭圆形,里边放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面暖手。

宋代还有暖足瓶,俗称汤婆子,里边灌上热水,晚上放在被窝里。类似于我们今天用的暖水袋。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明清时取暖用的设备多了起来,如,暖炕、熏炉、手炉等,其中,手炉在很多古装剧中都有出现,是帝后妃嫔几案上常备之物,多圆形或椭圆形,分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可用不同的工艺制作和装饰。内胆一般为铜制,架于外壳的口沿之上,以备燃炭。热量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进行传导,使外壳既温暖又不烫手。

7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古人也是人,其实现代人怎么过冬,古人也就怎么过冬,需要解决的问题无非是取暖和食物生计两个问题。


第一,取暖问题。现代人可以用空调、电炉子、暖气、木炭火炉等各种方式来取暖,看看农村是怎么取暖的,我知道的南方大部分人都还是用烧火烤火的火炉来取暖。其实在没有电的古代,古人也是用火炭取暖的。还记不记得卖炭翁的故事?现在人还可以通过迁移的方式来取暖,比如东北人跑到海南去过冬,这也是过冬的一种方式。天气冷了,多穿点儿衣服!这难道不是以一种取暖的方式呢?

(貂皮大衣过冬!网图侵删)


第二,食物生计问题。古代的人特别注意贮备粮食过冬,尤其是北方的人群。冬天的蔬菜没有生长,古人为了解决冬季的吃饭问题,发明了各种储存粮食和蔬菜的方式,比如腌菜、榨菜、晒香肠、腊肉等等,稻谷也会被很好地储存在干燥粮仓中,以备随时取用。

(过冬的食物,网图侵删)


解决了生存问题和吃饭问题,过冬就很容易了!

8

在科技较为发达的现在,人们在冬天都喜欢窝在家里开着空调或者暖气。即使要出去也是全副武装,最起码要穿件厚厚的羽绒服。

古代的冬天可要比现在的冬天冷多了,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

在古代,过冬是分阶级的。就过冬来讲,和平民相比,皇帝老儿和皇宫里的妃子等等可以说幸福得很了。

皇宫里不缺钱,不缺人,能变着花样地取暖。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壁炉这种东西。古代的这种壁炉比较简单,但是设计的也很巧妙,构造上基本和现在的壁炉没有太大差别。

都是在墙上开出一个洞,用来燃烧木材来获得热量,另外挖出一条排气管道通往房间外排除废气防止窒息。

西汉还出现了“椒房”,据记载,未央宫皇后所居之处,在建造时,墙体里掺入了大量花椒,用来保暖,因此被称作“椒房”,也称“椒室”。

现在一般认为之所以用花椒来掺入墙体是因为花椒是“纯阳之物”,“性温热”,而这些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

随着不断的发展,后来慢慢地还出现了类似于现在暖气地暖一样的设施。清朝时,紫禁城的墙壁就是中空的,墙下有火道,屋檐外设置炭口,烧火来加热墙壁内的空气。

空气有很好的隔热作用,所以中空的墙壁本来就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更不必说再将这些空气加热了。小些的家伙什就更不必说了,炭炉手炉脚炉等熏炉更是间间房都备着。

这些熏炉都是上等工匠精心制作,烧的也是上好的檀香。皇帝老儿能那么享受,他手下那帮达官贵人也没差哪去。

封建时期的地主阶级不能像皇帝那样大兴土木,建造非常保暖的居室。就拿“椒房”举例子,别说古代,即使是生产力极度发展的现代,造一间房子掺上个几百斤花椒谁也扛不住啊,这玩意也就皇帝老儿享受得起。

所以古代的大官、地主们大多从小器物上下功夫。有钱有下人,最起码的暖炉、炭火甚至是火炕还是可以保证的,晚上也能盖的上上好的缎面棉被。

《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林黛玉进贾府时有这么一句话“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从中可以看出大户人家冬天不至于太舒服,但是最起码冻不死。

至于出门,古时候有钱人最起码也是披毛穿貂,到现在应该还有很多人记得老版《红楼梦》电视剧中有贾母带着一群小姐丫鬟穿着貂皮大衣站在雪地中的样子。

俗话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冬天对于贫苦老百姓来说还是很难熬的。稍微强一点的人家还能穿得上棉衣,平时捡点柴火在家里烧个火炉火盆之类的取个暖。

特别贫苦的人家甚至连火也烧不起。很多人都要穿着麻布单衣撑过整个冬天。他们晚上盖的被子也是破棉絮,很多都是千疮百孔。

炕对于北方偏冷地区的人们来说就是御寒神器,但是可能对很多平民来说“三亩田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真的只是一种奢望罢了,毕竟地,牛、老婆和孩子就算是家家都有,炕也不一定家家都有。

贫苦人家的悲惨境地和富贵人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而言之,古代没有现在那么发达的生产力,人们也没有像现在一样好的生活条件。

但是古代人们凭借自己的智慧,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最后迎来温暖的春天。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和地主阶级永远占有着大部分的社会资源,这使得平民百姓期望的美好生活遥遥无期。

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和这个美好的国家。

9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约400字,阅读需2分)

就在我们感慨冬天冻成狗的时候,忍不住会去想,古人是怎么过冬的。

古人没有暖气,没有羽绒服,是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

这里直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大清的黑龙江居民。

对,就是那个让无数大清罪犯听了都发抖的地方——宁古塔。

这个地方地处东北,年平均气温是零下5度左右,全年的无霜期是100天左右。

真的是一年中的一半都是寒冬啊。

这里的居民,为了对抗严寒,生出了各种办法。

一、筑厚墙。这里的墙,基本都是一尺厚以上,特别是北墙。越是厚的墙,就越是能抵挡冷气的入侵。

二、小窗子,贴厚纸。入冬以后,东北的民众就会在不大的窗子上贴上一种特产的“高丽纸”,这种纸厚实且坚韧,把窗子缝隙堵上后,能很好地隔绝冷空气灌入。就这样,贴上几层高丽纸后,还要结冰寸许。

三、火炕加火堆。幸好东北地区林多木材不缺乏,这里的冬天,就是与火为伴,“盖屋 中之火,与庭中之雪 ,相薄而成”。好一副冰与火之歌啊。

四、貂皮与乌拉草。东北三宝中的貂皮、乌拉草,都是防寒的神器,动物毛皮是很好的保暖材料,比现在人穿的羽绒服保暖效果更好,尤其是其静态保暖能力优良。

乌拉草这个东北特产,也是常用的保暖材料。

以上是清代东北地区居民的过冬方式,还是要感激现在有电有暖气的现代科技。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10

在当今社会,虽然冬天天很冷,但是我们现在有羽绒服、貂皮大衣,保暖的衣服很多,保暖效果也非常好。在我国北方,冬天都有暖气,屋里能保持到二十三四度,暖洋洋的也非常舒服。而南方有些寒冷的地方也会开空调,保暖效果也不错。

在寒冷的冬季,古代人们怎么过冬呢?这个问题得分别来说,对穷人来说是一个样子,对皇族和达官贵族来说是另一个样子。

一、古代穷人们冬天怎么过冬

对古代穷人们来说,冬天基本上没有取暖的措施。穷人们大多住在土坯房子里,但是唯一的好处是,特别是在北方,屋里会盘一个火炕。火炕连着烧火做饭的灶,在做饭的同时,燃烧柴火所产生的热气会在火炕里循环,使火炕发热。

这样,人们就在火炕上睡觉,身子下面暖暖的,虽然上边盖着被子也是有些发冷,但是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即使是白天,如果有亲戚或者是朋友串门的时候,由于冬天的天比较冷,主人会盛情地邀请客人上火炕暖和。

外出的时候,古人们会裹上厚厚的棉衣。在寒风呼啸的冬天一样冻得瑟瑟发抖,所以手和脚,还有耳朵,腮部都容易冻烂,甚至留下疤痕。

但是古人会储存一些过冬的食物,比如白菜和萝卜。因为冬天食物少,必须做好准备。这样能填饱肚子,也能保持足够的能量,对过冬有一定的好处。

二、古代皇族和达官贵族怎么过冬

对古代有钱有势的人来说,大约从秦代开始就有类似壁炉的取暖措施了。那就是在墙里挖个洞,然后烧柴火,让烟通过墙壁循环,来保持屋里暖和。

而到了清朝,直接考虑到了冬天的取暖问题,把墙做成中间空的夹层形式。然后留一个取暖的口在里面烧火,就像类似今天的暖气片一样,效果特别好。

而且通过看清宫剧,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还有炭炉,手炉,脚炉等等,当然,炭火盆也是有的。而且达官贵族还有裘皮大衣,有非常暖和的帽子,他们能想着法子的保暖。

一部《红楼梦》,我们就能看到古代贵族的生活都多么的奢靡。贾宝玉、林黛玉等人身边伺候的人多不说,而且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琼浆玉液,穿的是绫罗绸缎和裘皮大衣。冬天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事,通过各种取暖措施,屋里是温暖如春。

但是对一般老百姓来说,冬天却冻得是瑟瑟发抖,走路快如马,因为实在是太冷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点也不错,非常形象。

相比古人,我们现在一般人都能享受古代达官贵族的生活,真是幸福极了。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过好每一天,让生活更加阳光、幸福!


校书郎工作室,柒月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