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你对易中天先生评价乾隆是个王八蛋怎么看?

你对易中天先生评价乾隆是个王八蛋怎么看?

2020-07-20 07:35阅读(103)

你对易中天先生评价乾隆是个王八蛋怎么看?:骂人极错,您知道什么是王八吗?乌龟王八老鳖,由蛇杂配。常喻妓女。王八蛋,妓女所生。乾隆皇帝当政背境可以讨论。

1

骂人极错,您知道什么是王八吗?乌龟王八老鳖,由蛇杂配。常喻妓女。王八蛋,妓女所生。

乾隆皇帝当政背境可以讨论。但是没权更正,因为它已是历史。再者小说也不能代表历史。更没权指责辱骂,因为没资格,资历相差太远。

文人口出恶言有辱文明身份。后人污辱长辈不可恕。确让乾隆后代无颜以对。



2

百家讲坛的著名老师易中天为何会骂乾隆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乾隆错过了与西方最好的交流机会。

自明至清300多年来中国一直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一方面禁止大陆人民除害黎情与海外各国进易往来。

另一方面,有严格限制和管理海外各国洋人来华贸易和活动。

这种锁国的政策使中国统治者养成了骄傲自大的虚荣心,不能证实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自明至清那么多皇帝为什么易中天老师单单骂乾隆呢?

故事要从1793年说起。

乾隆58年,英国王雅治遣使臣马戛尔尼等来朝贡,表请派人入京,及通事浙江、宁波、珠山、天津、广东等地,并求减关税,不许。—《清史稿》

什么意思呢?

乾隆58年,也就是1973年在中西交流史上发生了一件具有化时代意义的大事。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当时欧洲强国,英国希望和东方帝国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求彼此开放贸易。

为此,英国派出了庞大的使团,随员七百多名,乘坐五艘战舰满载英国工业革命以及最先进的枪炮,世界地图纺纱机,蒸汽机等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可惜英国“蛮夷”,平时给国王行礼,也就是鞠躬,不懂天朝规矩,坚决不给乾隆下跪。

于是宝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虽然乾隆接见了使团,但是拒绝了英国使团的全部请求。

就这样最好的一次和西方交流的机会被乾隆错过了。

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朝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远远落后西方国家,影响深远。

那么为什么乾隆会拒绝呢?

我想大概和“蛮夷”这两个字有关。

清朝是中国朝代最后一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

清朝的前身是什么呢?

女真族,女真族生活在现在的黑龙江地区,在当时的中国属于落后地区,与中原王朝的花花世界不能相提并论。

而当时的明朝其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当时的女真部族。

所以当时的正统王朝对这些落后地区有一个统称那就是“蛮夷”。

这两个字是一种蔑称,是中原王朝一种高度自信的一种象征。

然而这种盲目的自信,也就代表着不会吸取其他民族的长处。

清入关以后,鉴于元朝统治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主动的学习中原文化,因为统治这样一个庞大的民族依靠自己的那点文明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习中原文化融入其中才能统治,也就是汉化。

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国家达到顶峰,于是乾隆错误的认为自己就是最高文明的象征,自己代表着先进。

于是曾经的“蛮夷”错误的认为西方也是“蛮夷”,殊不知经过多年的闭关锁国,没有了锐意进取的精神,此时的清朝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而不自知,更何况人家已经拿出了当时十分先进的设备而悲哀的是乾隆还错误的认为西方为“蛮夷”。

不得不说盲目的自大已经遮住了当时清政府的眼睛。

即便西方真的是“蛮夷”难道就没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吗?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有这一条,为什么当时的清政府不能学习呢?

致使现在的中国依然落后于西方。

历史是面镜子,历史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迪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不忘历史,牢记我们过去的屈辱岁月。

我是爱好历史的三倒班上班族,学习历史,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有梦想。

3

易先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这样说言语上是有些偏激。但作为文人去看乾隆的所作所为,说乾隆是王八蛋也确实有道理的。因为乾隆对文化的破坏确实是十分的大。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点:

1.乾隆中期大兴文字狱,对文化和文人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据统计,乾隆时期文字狱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起案件的案犯被满门抄斩。而由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文字狱,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乾隆十六年前后,社会上秘密流传着一份伪托工部尚书孙嘉淦名义的奏稿。全稿长达万言,指斥乾隆帝失德,有“五不可解、十大过”,并遍劾几乎满朝的权贵重臣。伪稿被揭露后,乾隆下令追查。一年半之中,全国十七个内地行省都发现有众多传钞者,缉捕人数达千人以上;因查办不力而遵电饬、降级以至革职拿办的督抚大员竞有十几名;乾隆帝为此案所发上谕,见诸实录的即有三万言之多。

如此规模的文字狱案,有清一代亦屈指可数。正是因为文字狱的盛行使得乾隆时期的知识分子地位进一步下降。

2.乾隆一边修四库全书,一边以此为名广收天下书籍随后把他认为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全部烧毁。据统计乾隆时期共烧书三千余种,六七万册书,不仅如此乾隆还烧毁了3万多卷的明朝文档。于是就有了武英殿前那日夜不熄灭的烧书火炉。乾隆所烧的书籍相当于四库全书收录的书籍,可以说乾隆修了一部四库全书的同时,也烧了一部四库全书。

由以上两点可知,乾隆确实对我国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易先生作为一个学者,为我国文化的损失痛心疾首骂乾隆几句也是无可厚非。


乾隆

故宫

4

易中天先生在讲到乾隆时,心情气愤,评价“乾隆是个王八蛋”,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也是个性情中人。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易中天先生通过骂人来蹭流量,他是《百家讲坛》的老熟人,完全没这必要。

接下来,我来梳理下乾隆在位期间,干了多少让人愤怒的事情,可以说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乾隆得负重大责任。

01 大搞“文字狱”,禁锢思想。

乾隆在位期间,特别喜欢到处写诗和盖章,可水平都太差,没能流传。但乾隆却不允许别人随便动笔,他在全国大搞“文字狱”,多属捕风捉影,硬加莫须有的罪名,被牵连诛杀者不计其数。甚至有些人只是相互间有点矛盾,就以文字为由揭告他人,陷人死罪。由于乾隆的“文字狱”,导致全国人民的思想被禁锢,以至于晚清时期,外国人侵略中国时,民族意识还未能及时觉醒。

02 开启全面“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

乾隆这个人非常自傲,他总是以天朝上国自居,轻视和蔑视外国。自大心理与愚昧无知蒙住了乾隆的眼睛,他自己沉浸在享乐中,也不允许别人开眼看世界。18世纪,西方国家科技飞速发展,不断拓展海外殖民地。而此时的乾隆,作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不但自己丝毫没有觉察到,而且他的“闭关锁国”政策,直接堵塞了百姓以及后人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给国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恶果,近代百年屈辱历史,乾隆必须负重大责任。

03 乾隆过分注重享乐,后期吏治腐败。

乾隆一生,巡幸活动达150次之多,曾六次南巡,八次去山东、四次去盛京,五次西巡,一次到河南等。乾隆每次出巡,沿途官员都是通过搜刮百姓,来达到迎合圣上的意愿,导致贪官倍出,和珅就是个典型的代表。由于乾隆在位时间特别长,晚年更是穷奢极欲,导致百姓生活日益艰难,后续的各种起义不断发生。

乾隆在位60年,禅位后又干了三年太上皇。他这一生,虽然注重农业生产,扩大了人口,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清朝版图。但他的后续种种行为,更是把整个中华民族带入了痛苦的深渊。

5

长页还说乾隆是历史上最大的伪君子呢?

为什么说他伪君子?

他的写作水平不咋的,偏偏又爱舞文弄墨,留下了4万多首所谓的诗,他就没有一点自觉性的,对诗就没有一点鉴赏力吗?留下那么多的打油诗,不丢人现眼吗?

他写自己的打油诗本来也没什么,他也不应该搞那么多的文字狱吧,要知道乾隆是历史上文字狱最多的皇帝,没有之一,分别在乾隆20,26,32,33,42,43,44,45,46,47,48多达11个年份造了超多的文字狱。如果以他搞文字狱的方法,乾隆自己都不知道进牢房多少次了。真正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样的操作真叫人恶心,所以,长页说他就是史上最大伪君子,没有之一。

易中天虽然骂的粗野,但长页怕手称快,对某些人就是应该明明白白骂出来。

另外诸君且看看乾隆做出的事。

1,清朝子民在菲律宾被荷兰杀害上万,他不但不去救援,反而幸灾乐祸。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他做不到,新中国屡次接回国外遭遇危险的百姓他做不到,但总不应该幸灾乐祸吧。真是气人。远远的你表个态,嘴炮谴责下你总共应该吧,然而,他啥都没有。

2,修《四库全书》焚毁大量古籍,这些可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遗产,你不去继承就算了,和你无关或者侵犯你满清的脸面的,或者这种那种原因的,你一概一烧了事,这就是民族的罪人了。

还有好多的烂事,朋友们一搜就知道了。易中天骂他真是没错。

6

首先,骂人是不对的。特别是对已经不在的人开骂,首先对别人不尊重,其次对别人的子孙不尊重,不符合一个教授或者学者的身份,也背离一个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宗旨。对历史有自己的看法,可以点评,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能倚老卖老,更不能利用自己的公众形象去哗众取宠。在清朝,估计他有10个脑袋也不够用吧。

7

易中天评价乾隆是个王八蛋,纯属一个历史学者对历史人物的个人解读,这是一名历史学者的正当解读,易中天没有理由因为这事情去道歉,大众也不应该因为这件事去过多指责易中天。再说,易中天先生不是诽谤污蔑,乾隆在位期间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也犯过不少错误。

一、浪费奢侈。

乾隆打着“巡幸江南”的幌子,六次下江南,其实就是带上一万多人闲逛,前后六次,花费不比打仗少,费用不下两千万两!而且还劳民伤财,给百姓带来了非常大的灾难。晚年的乾隆更是变本加厉,埋下了让清朝从“康乾盛世”极快的转向了“道咸衰世”之后一蹶不振走向灭亡的种子。

二、大兴文字狱。

乾隆期间,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的顶峰,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而乾隆一朝的文字狱也占到了整个清朝的七成左右,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乾隆帝就会拿天下读书人来开刀。据统计,顺治皇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皇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皇帝施文字狱20多次,而乾隆皇帝施文字狱却有130多次。在乾隆时期的130多件文字狱案中,有47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而且基本上是一些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文字狱案。正是乾隆大兴文字狱,这就严重禁锢了社会思想,整个天下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发声。

三、焚毁典籍。

乾隆期间,对天下典籍重新编撰,编成《四库全书》。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乾隆却借着这次修书,对整个天下书籍进行了清理,简直就是一次文化浩劫,让许多中华瑰宝付之一炬。

四、贪污成分。

乾隆期间,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贪污犯和珅。他所贪污的钱财足有清政府几年的收入总和,以至于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而像他这样的贪官不过就是冰山一角罢了,那个时候的官场腐败横行,可以说是彻底的糜烂了。

五、思想僵化、固步自封。

在西欧各国日新月异,大踏步跨入人类文明的新纪元的时候,整个清朝却是思维僵化、固步自封。明显乾隆时期已经远远落后欧洲,却还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不肯与其他国家交流,导致中国越来越落后,最终沦落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基于这些原因,易中天先生说乾隆是个王八蛋,是站在历史角度来看,他看到了乾隆的所作所为阻碍了当时中国的发展,是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处于对乾隆的憎恶,才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理解。所以,不能因为易中天先生有理有据骂乾隆一句,就要告他,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8

其实易中天的本意是想说乾隆不是一个好皇帝,对于这个说法,我是同意的,而王八蛋是一句骂人话,就不能提倡了。

为什么说易中天先生评价乾隆不是一个好皇帝,一个皇帝是好是坏,主要看他的施政怎么样,个人品行尚在其次。

乾隆时期文字狱达到顶峰,一共有上百起,被残害的文人极其家属数万人之多。

所谓文字狱,就是对当时文人所著书籍进行捕风捉影的注解,然后牵强附会,认定书籍非议清朝,很多文字狱完全就是无中生有的迫害,有人写了“清风不识字,为何乱翻书。”也被认为“清风”是指清朝,“乱翻书”是嘲讽清朝文化低劣,写诗的人因此而被斩首。

文字狱是文化禁锢,而经济掠夺则是物质上的,乾隆数次下江南,耗资千万,每次龙舟绵延数里,随从上万,沿途都要各州县准备精美美食,礼品,歌姬,供这上万人享受,消耗。

各州县财政不支,就把亏空转嫁到普通老百姓身上,税赋多如牛毛,各种横征暴敛不计其数,皇室吃的满嘴流油,普通老百姓饥寒交迫,衣不遮体,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如此的一个皇帝,易中天说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应该没什么毛病。

9

乾隆盛世或许在中国史册中有辉煌的一页,但是放眼全球,早就已经落后于时代。这样的辉煌遮蔽了中国人向前看、向外看的眼睛。


乾隆给他的后人留下了一份“带毒”的政治遗产,此后的大清不可逆转地滑向穷途末路。


乾隆爷那可是盛世之相,哪里来的证据表明大清要亡,这是赤裸裸地造谣。


乾隆朝的关键词:强弩之末、自耗国本。而且,乾隆爷不如他爹雍正,还有他爷爷康熙。所谓“帝王精神,一代不如一代”


乾隆朝可不是什么好时代,而是清朝盛极转衰的开始,“走向不可挽的颓运”。



清朝只有“法术”,没有“制度”。制度与“法术”之分,是“公心”与“私心”之分。


制度出之于公,自有度量分寸;法术出之于私,没有界限可言。


从这个层面上说,清代政治是出自于满洲“部族私心”,全是法术,不见制度。这也是后来乾隆时期民变四起的一个因素。


乾隆帝使清朝停留在两千多年小农社会封建王朝“盛极而衰”的圈子里。他的好大喜功,不仅留下衰败的清朝社会,最为重要是再错过了一次中国打开国门,通向近代化工业化的道路。


但是,乾隆帝不是“王八蛋”,骂人还是不对噢!

皇帝以天下为自家,不是以天下为天下,不要对他要求太高。保住权位,挥洒皇权才是“皇帝们”应该做的。草民之兴衰与寡人何干?


治世之君多不易,刁民总有不满时!历史人物从来不是简简单单的文史传记可以清晰表述的,赞之贬之,都不能太过。

10

先说答案:可以骂。

前段时间,北京市民爱新觉罗焘赤,因为听到著名文化学者易中天在一次演讲中说乾隆帝是“王八蛋”,于是便向有关部门投诉,要维护他“先祖”的名声

截图来自微博@张宏杰

易中天先生是著名文化学者,爱新觉罗焘赤何许人也?我们并没有太听说过,他不是一个名人。但他自称姓爱新觉罗,名字里还有个焘字,这是爱新觉罗宗谱里规定的字辈之一,相当于溥仪的曾孙辈。

自从满清灭亡之后,很多爱新觉罗氏子孙都不再姓爱新觉罗,大部分改成“金”,少部分改姓“爱”、“罗”等。

百度搜索“爱新觉罗宗谱网”可以正本清源,查询你的皇室血脉

其实,爱新觉罗在满洲并非大姓,源流也不甚可考,这个姓氏很有可能是清朝皇族刻意创造以彰显其身份的。

由于满人日常不称姓,也造成很多满族人在清亡以后直接放弃原来的满洲姓氏,直接以清末民初那一代人名字里的字辈排行为姓,如大书法家启功先生就是此类。

总体说来,清朝列位皇帝的直系后人,现代常不用爱新觉罗为姓,但非皇帝后代,也即清朝称呼远支皇族的所谓“红带子”后裔中,许多人为了彰显所谓“身份”,故意以爱新觉罗为姓,其中还不乏很多假冒者

爱新觉罗·州迪,本名周佑钱

自称“大清皇室后裔”、“多尔衮的10世孙”,“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堂弟”

据这位爱新觉罗焘赤说,他的先祖是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祖上无人做过皇帝或者亲王。

褚英的后代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历史学家,名叫金承艺(曾著《清朝帝位之争史事考》),旅居澳洲。

根据褚英嫡系子孙的谱系,他们并没有按照爱新觉罗皇族的字辈来取名,而是另有行辈,金承艺先生的“承”就是褚英家族的字辈。

如果一个人自称褚英的后代,却又以并非自己家族的行辈“焘”来取名,似乎有些问题

笔者在这里绝非对这位爱新觉罗先生进行个人攻击,只是就笔者所了解到的爱新觉罗家事进行一番考证,也没有得出任何有关爱新觉罗先生本人的确定性结论,特此声明。

说完这位爱新觉罗先生,再来说说易中天先生骂过的另一位爱新觉罗·弘历。

1、乾隆不是王八蛋?

作为一位帝王,在中国历史上,乾隆绝对不是最坏的,甚至还算不错

清朝的皇帝都比较勤政,文化水平也很高,乾隆是集大成者之一。乾隆的书法虽然比不上真正的书法家,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已经属于出类拔萃,这离不开从小的练习和熏陶。

《弘历雪景行乐图》局部

乾隆一生作诗四万余首,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都只是五言、七言的章句,谈不上“诗”,而且一定还有不少旁人代笔,但一个人每天都能鉴物言志,以五言或者七言的规范化章句表达一些想法,也足以证明他具备远超常人的文学素养

乾隆酷爱在古代书画作品上题跋,很多古代优秀书画作品被乾隆题满了空白处,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都属于破坏文物。

题跋的多少,体现出乾隆对作品的喜爱程度,题跋越多越喜欢。

王献之22个字的《中秋帖》被乾隆盖了80多枚印章

而乾隆喜欢的作品,几乎都是现代艺术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古代艺术作品,这里不得不承认,乾隆的艺术鉴赏水平是很高的。

清乾隆时期的器物,做工复杂、精细,颜色艳丽、华贵,甚至显得纷繁复杂,色块也过多、过饱和,有一种过犹不及的感觉。

但是,乾隆时期器物的风格,并非乾隆本人的审美品位,还要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更要看到的是,乾隆帝曾经下令景德镇仿制古代的汝窑、越窑、钧窑瓷器,而乾隆帝本人也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些仿汝窑瓷器“仿汝不似汝”

北宋 汝窑 青瓷无文水仙盆

清仿汝窑水仙盆

应该说,乾隆时期器物外观风格的形成,主要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工艺水平空前高潮,艺匠也有意展现自己手艺精湛。

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乾隆帝本人的审美品位低下,甚至还有反证,证明乾隆帝的审美品位绝对是高于一般人的。

之所以乾隆时期能有如此花团锦簇的社会图景,是因为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等时期的励精图治,积攒实力,到乾隆时期国力达到顶峰。

与他的父祖一样,乾隆十分勤政。每天早上不到五点就起床读书,批阅奏章。因而也才有时间写下四万多首诗,平均一天要写两首,只有整天都在书案前的人才能做到。

《乾隆皇帝写字像》局部

乾隆号称“爱民”,他的爱民之心就在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乾隆帝多次大规模地按地区蠲减正额赋税,并于乾隆十年、三十五年、四十三年、五十五年及嘉庆元年五次下达普免全国一年钱粮的谕旨。

此外,乾隆还三次全免南方漕粮,累计蠲免赋银二万万两,相当于五年的全国财赋收入。乾隆十年,当时虽然国库存银约四千万两,基本相当于一年的财政收入。

于是乾隆决定在该年普免天下钱粮,此举引来了大臣反对,乾隆却说道:

“民有恒产”,“本固邦宁”,“朕以爱养百姓为心,早夜思维,惟期薄海内外,家给人足,共享升平之服。”

从乾隆的话中可以看出,乾隆具有朴素的藏富于民、全民共享发展红利的思想。

2、“十全武功”的评价

乾隆时期,曾多次对外用兵,开疆拓土,清朝疆域达到极盛。对于乾隆时期的对外征战,乾隆帝自诩为“十全武功”。

言下之意,是有十次对外征伐的胜利。

但这十次战争,并非所向披靡的全胜,其中也有不少败仗,并且消耗了天量成本。

1820年时的清帝国疆域

平定大小金川之战,清军历时五年,死伤惨重,耗银更是超过了七千万两。

清缅战争,历时四年,耗费白银一千三百多万两,统帅阵亡,也没能取得完全胜利。最后是缅甸支撑不了长期战争,向清廷求和而告终。

《平定金川图册》之《郊劳将士》,清乾隆,徐扬绘

在“十全武功”里,对开疆拓土贡献最大的要数灭准噶尔的清准战争。

准噶尔汗国是位于中亚地区的厄鲁特部蒙古人建立的政权。清代初年,准噶尔汗国虽然保持独立,但一直对清称臣。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局部 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得义等绘

康熙年间,准噶尔首领噶尔丹降服叶尔羌汗国,征服吉尔吉斯、哈萨克等部落,称霸中亚。准噶尔部的崛起,构成清廷对于蒙古高原东部和京师安全的担忧。

康熙年间,清军曾经击败过噶尔丹,但并没有把准噶尔汗国控制的领土纳入大清版图。噶尔丹的继任者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等继续与清国为敌。

鉴于准噶尔夹在清俄两国之间,一旦准噶尔归顺俄国,清廷将难以对付,所以康熙、雍正和乾隆前期,都与准噶尔相安无事。

乾隆十年开始,准噶尔发生内乱,国力衰落。乾隆十九年,乾隆帝认为灭准噶尔的时机已到,决定于次年出征准噶尔。

清军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攻占伊犁,俘虏了准噶尔大汗达瓦齐,准噶尔汗国灭亡。乾隆二十四年,乾隆又派兵剿灭了准噶尔残余势力,彻底将天山南北路都并入清国版图。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局部 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得义等绘

在灭亡了准噶尔汗国之后,乾隆帝认为准噶尔人豺狼成性,应该将曾经与清国为敌的部落剿灭杀光。在剿杀准噶尔人的过程中,不仅有误杀、滥杀,更有因为没有及时处理尸体而造成的瘟疫大流行

屠杀和瘟疫,让准噶尔部众几乎消失殆尽,剩余的部落部分被编入蒙古八旗,部分逃到俄罗斯、哈萨克。

在整个清准战争的历程中,康熙三征准噶尔,是奠定清军对准噶尔优势的重要战争。此后,准噶尔已经无力与清军对抗。

乾隆时期,准噶尔发生内乱,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乾隆对准噶尔的征伐,并不能体现多少清军的“天威”,更多是顺势而为

这次胜利,作为乾隆的“武功”,多少有些水分。而且,乾隆帝在胜利之后并未善待准噶尔地区的人民,导致民众大量死亡,无异于一次种族灭绝。

3、文化禁锢愈深

20世纪的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指出:“前代文人受祸之烈,殆未有若清代者。故雍乾以来,志节之士,荡然无存。……稍一不慎,祸且不测。”

特别指出,清代文字狱在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高峰。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文字狱,顺治年间有6宗,康熙年间有10宗,雍正年间有20宗,乾隆年间130宗,嘉庆年间1宗,光绪年间1宗。

《清代文字狱档(增订本)》依专题分别辑录清代前期近七十宗文字狱的原始文献

乾隆朝以三位数傲视群雄。

其实,在乾隆初年,乾隆帝认为其父雍正统治已经属于严刑峻法了,应该适当宽仁以收民心,所以下诏停止文字狱,自称“朕从不以语言文字罪人”。

然而,乾隆十六年,民间开始流传一份托伪雍正朝著名铮臣孙嘉淦的文章。该文指责乾隆帝金川用兵糜费国帑,数次南巡劳民伤财,皇后早逝中宫常空等。这篇文章被人举报到乾隆帝这里,乾隆大怒,掀起了一股追查伪奏稿的狂潮。

自伪孙嘉淦奏稿案后,乾隆就忘记了自己“不以语言文字罪人”的承诺,那句话只是一句历史语言,不具备现实意义了。

徐述夔(1703—1763)江苏栟茶人,在死后遭剖棺戮尸之祸,其生平所著亦遭禁毁

乾隆四十二年,有人举报东台的徐家藏有先祖徐述夔的《一柱楼》诗,其中多有“悖逆之词”。乾隆得知后严令有司详查,经过查察之下,果然发现徐述夔的诗中多有暗含反清复明意思的语句。

经过乾隆帝钦定,将已经死去的徐述夔父子开棺戮尸,挫骨扬灰,在世的徐述夔之孙斩立决。

此后不久,福建、江西又先后查出冯王孙所著《五经简咏》有“复明削清”之语,祝廷诤所著《续三字经》有“发披左、衣冠更,难华夏、遍地僧”。前者被凌迟处死,后者开棺戮尸,在世的孙子辈斩立决。

乾隆朝的文字狱,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隐含反清复明之意;二是或者侮辱清朝统治者的;三是批评或修改前代皇帝钦定的书籍、文章的;四是批评时政的。

其中绝大多数案件,都是莫须有的罪名,完全任凭乾隆帝个人的意气用事,完全没有可预测的一定之规。

《钦定四库全书》书影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下旨命纪晓岚修纂所谓《四库全书》。

为了修撰这本书,下令广征天下图书。但天下图书征集的时候说朝廷有赏,可是交上去以后才发现,并不是人人有赏。

因为这些书被分为三类,分别是“著录”、“存目”、“禁毁”三种,只有著录的才会被收录进去,存目只留书名。而抵触乾隆帝本人想法的,统统禁毁。

修撰《四库全书》期间,大规模的文字狱就有三十四件,禁毁的书籍有3100多种15.1万部

而《四库全书》收录的书籍也才3503种,禁书毁书的数目几乎与收录的书数目相当。可以说,修撰《四库全书》的过程,就是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清洗过程

4、对外贸易是与非

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派遣使臣马嘎尔尼访问清国。马嘎尔尼使团来访的目的,是要清国开放更多通商口岸,在北京设立使馆,允许英国人在清国居留,明定关税税则等。

虽然历经波折,使团还是见到了乾隆帝,但使团的要求全部被乾隆拒绝,无功而返。

英国使团沿运河北上

后世人们认为,乾隆对国际贸易的态度是消极的,乾隆拒绝马嘎尔尼的要求,是闭关锁国的表现。

事实上,清朝并没有完全“闭关锁国”,相反,清朝对外贸易一直在官方的控制下,保持一定规模。自康熙二十三年“开海”之后,清国的海上贸易日益兴隆。清国对外出口的茶叶、生丝,进口的主要是粮食、布匹等。

自1684年到1757年,清国一共有四个口岸对外通商,分别是福建、广东、浙江、江苏,设立了闽、粤、浙、江四个海关,直接向朝廷和户部负责。

1755年,在宁波发生了英国商船不请自来的事件。英国商船虽然是商船,却也都装备有火炮等武器,这引发了清廷对于海防安全的担忧。

1757年,乾隆下令把四口通商改为一口通商,只允许广州一个港口开展对外贸易。尽管如此,清国的外贸总额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西方对清国商品的需求没有减少,另一个方面是在西北内陆口岸,与俄国和中亚的贸易路线没有受到影响。

清代人口变化图

统计显示,即使在高度管制的对外贸易下,乾隆时期的白银流入依然是非常可观的。乾隆四十四年,中国的人口估计约为2.75亿,而乾隆五十九年则达到了3.13亿人。

如此迅速的人口增长,对货币的需求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明清时期的白银主要依赖进口,铜钱则是受国家控制的,所以白银流通量可以从一两白银折合铜钱的多少来反映。

从1757年,到1790年这三十年间,清国的银铜比价相对比较稳定,也就是说并没有出现白银通货紧缩的问题,清国的对外贸易总量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上。

弄清楚乾隆时期外贸的基本背景,就可以看出,乾隆帝规定一口通商并非是因为他抵制对外贸易。乾隆所拒绝的马嘎尔尼使团的要求主要是增加通商口岸、首都互设使馆、划出小岛供英国商人居住。

这些要求虽然是为了增进通商的方便,但是在乾隆帝看来,与通商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

1973年11月4日,扬州附近

今天我们知道,清朝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有官府控制、官商垄断,虽然维持着比较大的外贸规模,但是国内和国外的经济体系是相对割裂的。

这也正是清朝统治者所需要达到的状态,以保障政权安全。英国人所提的要求,是要清国经济进一步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以乾隆帝当时的见识来说,确实与“家天下的体制”不合。

当然,世界近代经济的发展,本身就与“家天下的体制”是完全不一样的体系,要想融入世界,就必然打破“家天下的体制”。

既要维持“家天下的体制”,又要融入世界经济,是绝不可能的。除非全世界都俯首,完全按照“家天下”的体制来重构,这是多么愚蠢的梦呓啊。

结论

乾隆是不是“王八蛋”?易中天先生有认为是的自由。

从某些角度来看,乾隆好大喜功、文化专制、闭关锁国,让清国失去了一次拥抱世界的机会,也奠定了19世纪后半叶东西冲突的基础,甚至将自绝于人类文明的思想糟粕延续至今。

但这一切也不能完全怪在乾隆头上

从个人的能力、水平、修养的角度来看,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优秀帝王。作为一个优秀人才,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滋生出骄傲自大的毛病,导致国家和人民跟着遭殃。

虽然他曾自诩:“今明足授受,为千古第一全人,不特三代以下所未有,以视尧舜,不啻过之。”但事实上,他并不是个完人。

在他生活的历史时期,以他的见识水平,他无法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无法意识到必须变革自身体制才能真正在全球化的新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他更多从自身安全的角度考量,拒绝变革,这虽然是他对历史犯下的错误,却不能完全由他本人来承担这个历史责任

至于举报易中天的那位爱新觉罗先生,还是要劝他一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