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你怎么评价长平之战的赵括?

你怎么评价长平之战的赵括?

2020-07-19 15:21阅读(67)

你怎么评价长平之战的赵括?史书说其纸上谈兵,他的才能我觉得应该很厉害的,因为赵国耗不起,只能速战吧。:其实,你的观点是正确的,赵国耗不起,只能够速战速

1

其实,你的观点是正确的,赵国耗不起,只能够速战速决,赵王命廉颇出战,但廉颇不肯,才最终换赵括为主帅,替换廉颇组织进攻。

赵括在军中数年,都是以幕僚谋士的身份,但能够献策取胜,说明他对敌我判断准确,对战场局势分析独到,这都并非常人可比。

兵家最忌讳用陌生的兵力,但赵括到前线来不及适应,便只能匆忙上阵,而之所以全军出击,也只是希望能够歼灭秦军先锋,重创迫使秦国退军,应该说这是赵国最好的选择。

《史记》也记载,即便杀神著称的白起,面对赵括的攻势也险些败退,如果前线只有王龁指挥,且没有后续的援兵赶到,赵括极有可能改变历史。

赵括在全军被围困之时,坚守在阵地等待救援,同时身先士卒发起猛烈的突围,并最终身死报国,只能说他做到能力范围最好的表现。

赵括之母向赵王请求,其实源于两点,第一,使赵括免于上战场,躲避风险!第二,母亲的本能,对孩子都不放心!请求赦免罪责,只是要挟赵王的手段。

因此,你觉得赵括没有过失,他就是成功的将领,只可惜他遇到了同时代最强的白起,白起从战场上摸爬滚打,经验的欠缺与情报的失误,才是赵括失败的因素,但根源是赵王的催促!

2

赵括是赵国高层战略研判失误的牺牲品。

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都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

正如军事家孙膑所说:世上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加宝贵的了。天时、地利、人和三项条件缺了任何一项,即使能暂时取得胜利,也必定留下后患。所以,必须三项条件都具备了才能作战。如果三项条件不具备,除非万不得已,绝不可轻言战争。

天时不利

上党郡本来属于韩国,秦国攻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国国都和上党郡的联系,把上党郡变成了孤岛。

韩国最高统治者迫于无奈,也同意将上党郡送给秦国来换取和平。然而,上党郡守冯亭却不愿意归顺大秦帝国,将上党郡这个烫手的山芋送给了赵国,赵国为了一个“贪”字,接手了上党郡这个烫手的山芋。

秦国煮熟的鸭子飞到了赵国的锅里,秦国怎么能善罢甘休呢?所以,赵国占领上党郡并不具有天时。

地利不利

上党郡距离赵国本土比较遥远,而且远隔太行山脉,地势险要,道路难行,赵国45万大军驻守长平,每日消耗粮食就需要50多万斤,而从赵国本土运输粮食需要翻越太行山一道道关隘,一旦秦国切断运输补给线,赵军将不战自溃,战争的事实也是如此。

人和不利

赵国统治阶层对是否接管上党郡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以平阳君赵豹为代表的统治者认为接管上党郡带来的风险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而以平原君赵胜为代表的统治者认为不费一刀一枪就得到17座城池是占了大便宜。

特别是临阵换将这件事上,赵国统治阶层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赵国丞相蔺相如甚至赵括的母亲都不同意赵括为帅,认为赵括年轻气盛,没有同秦军作战的经验,不同意让赵括替换廉颇。而赵国领导人赵孝成王却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更重要是赵国统治阶层对廉颇将战争打成持久战、消耗战极为不满,梦想速战速决,一战取胜,所以高估了赵括的才能,从而,葬送了45万的国家军队。

综合上述,长平之战时,赵国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一项条件也具备,就同秦国盲目开战了,所以,注定以失败而告终!

赵国在长平战役中失败,使统帅赵括背上了“纸上谈兵”的黑锅,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廉颇从此也得不到赵王的信任,郁郁寡欢,被迫出走;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由一个强国逐渐成为弱国,最后被秦国灭亡!

3


赵括,是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从家世来说,他年轻好胜,熟读兵书,对上战场是跃跃欲试,胸中自有百万雄兵。

但是事实上他没有上战场领过兵、打过仗,其父也没有给过他机会。所以战争实践上,他是一个低能儿。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次会战,秦、赵两国将国运都压上去了,可想而知无所不用其极。秦国起先只是派出了其他将军和赵国对峙,而战国第一名将白起,却在出使各国,示好,同时也是施压,使各国不敢妄动,增援赵国。秦国在长平前线和赵国对峙的将军也是压力巨大。

白起出使玩各国后,又前往长平交战区,实地勘察地形,到了最后关头才密密,潜入秦军统帅部,发出了一道道军令。

而此时赵国,见前线没有取胜的希望,失去了理智,中了秦国的计,临时换上了赵括,最终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最终北秦军困死。

其实赵括只是背黑锅的,他如果在战场上历练过,也不会那样仓促的就接受赵军统帅的职务。

如果假以时日,赵括还是有机会列入战国名将之列的。

但这都是他的命,也是赵国的悲哀。

赵国王室不堪得罪过,扣在了他头上。

文/玉之溪

4

个人以为赵国耗不起,但是秦国也一样耗不起,赵国希望速战速决,秦国更希望速战速决,赵括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参谋,也可能经过历练后成为一代名将,但是在“长平之战”是不合格的。

赵国和秦国的争端来源于韩国的上党郡,秦国辛辛苦苦的打了很久的仗,眼看到嘴的肉——上党郡到手了,不料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意降秦,转手把上党郡让给了赵国,你说秦国能不急眼吗?

于是秦国派大将王齕攻打在长平的赵国军队,赵国派老将廉颇拒敌。不料秦国屡战屡胜,不得已廉颇改变战略,坚固壁垒,无论秦军如何挑衅,就是具不出战,秦军无计可施,这样一托就是三年,三年近百万人耗在这里,秦国和赵国的经济和农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都希望速战速决,虽然秦国的国力比赵国好,但是现在好不了多少,周边还有许多心怀鬼胎的小国,如果不是赵国做了一次错误的外交,可能秦国就退兵了。在两军僵持期间,赵国曾派使者向秦国议和,使得周围国家认为秦赵两国已经和解,谁也不愿意得罪秦国,于是赵国再向周边国家借兵,借粮时,遭到拒绝。

秦国看到廉颇坚守不出,就使用“反间计”,说“秦国并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国的赵括”,为什么秦国提出赵括,赵国还相信了呢?因为当时赵国的名将田单,乐毅都不是本国人,而李牧在北方抗击匈奴,而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而且是著名将领赵奢的儿子,常常把父亲駁的哑口无言,并随父亲出征时,出谋划策,打败过秦军,所以赵王不顾名相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苦苦相劝,派赵括替换廉颇,赵括走马上任。

赵括一上任,就改变了廉颇的策略,更换了很多将领,主动出击秦军,而赵括不知道的是秦国也已经把主帅换成了“战神”白起,赵括主动出击的时候,白起命令部队假装溃败,赵括不知是计,一直追到秦军营垒,却再也无法前进一步,而在两军对垒期间,白起早以派出两路军,一路两万五千人袭击赵括大本营,一路五千人插入赵军与堡垒之间,同时切断其粮道,赵括发现是计,命令部队原地建造壁垒,等待救援,赵括在断粮被围四十六天后,组织部队分批突围,突围不成时,亲自带队突围,被射死,四十五万赵国士兵被坑杀。

我们看一下赵括从七月上任到九月被杀,再除去被围困的四十六天也就是十多天,在这十多天里,就撤换了许多将领,不知道当时的将领和士兵有没有抱怨,还没有搞清楚对方主帅是谁的情况下贸然出击,不知道兵书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吗,虽然带着“速战”的旨意去的,但是也不用这么着急吧,熟读兵书的赵括居然中了“诱敌深入”的计策,再看看被围后的表现,居然停止攻击,原地待援,错过了最佳的突围时机,而且被人占了大本营,出击的时候没防备别人偷袭吗?四十多万人被五千人分割包围,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最后都有气无力了,还不集中突围,居然分批突围,都说知子莫若父,看来赵奢对儿子的评价是很中肯的。

还是那句话,“长平之战”的失败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不是为赵括开脱责任的理由,都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无论现在人们再怎么说,怎么为赵括去开脱,四十五万地下的冤魂,赵括都是负有很大的责任。

我是涛哥,欢迎喜欢的朋友关注,点赞,多多交流互动。谢谢。

5

在四战之国的赵国,会打仗的人有的是,廉颇用守不断耗费着赵国的国力,作为年轻一辈的将军会发表一些强硬的声音是必然的。

久经战事的保守,初生牛犊的强硬,这不难理解。



哪怕对手不是白起,在只能进攻不能再继续防守的形势下,和秦国举国之力抗击,长平之战之后,历史上那么多名将也没人告诉过我们赵括该怎么打能对秦战而胜之,换而言之,必败而已。赵国在断粮后还能坚守46天的细节使我们大致能推出赵国的兵种情况,应该是武灵王推崇胡服骑射的成果。



这也就是为什么三万秦军扼守的退路,40万人都敲不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赵括被围乃至全军覆没后,赵王才只能从仅存的士兵了解到了战场的状况,神都做不到这样,事反常必有妖,不过是原来听话的都变成不听话了而已。赵国被削弱了,李牧才能登场。长平之战过后一个月秦军攻陷太原,太原对秦军并不是那么没法攻取,廉颇丢了空仓岭和丹河河谷,野王又在秦军手上。



从后来昭王河内调兵,汉初河内郡包括野王县,秦军补给线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长,秦军完全可以借空仓岭防线固守,然后直取赵军长平关,攻击长治,有丹河河谷、空仓岭防线的存在,赵军一样没法进攻,另外长治是产粮大地,这种地方应该会布置有重兵,那么前280年,秦军怎么把手伸向阏与的?从地图来看长平是上党高地的入口,而空仓岭、韩王山、夹了个丹河河谷,只有野王地区秦军进上党只能走丹河河谷,才能解释为什么秦赵非要在长平死磕,个人看法长平之战其实是对丹河河谷控制权的争夺战。



赵括后来出兵的目的就是收复空仓岭,凭借空仓岭、韩王山地势将丹河河谷重新封锁。小编认为简单的来说,廉颇布置了三道防线,廉颇丢了第1道防线,赵括上去第2道防线第3道防线同时丢了,对峙战打成了围歼战,这确实有问题。

赵括非帅才,但也绝非就是个普通人。为将还需多加历练。

6

近年来,很多人称赞赵阔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因为他只能在纸上谈军事,甚至有独创性地轻视军事。最难理解的一件事是,赵阔一辈子打了一场仗,最后惨败。


他是如何成为一名著名的将军的?据史料记载,在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赵“秦始皇、秦始浩、赵前后死了几十万人”,从此赵成为“七雄战国”中的弱鸡。明代军事家刘基刘伯温评论昌平战役时说,赵阔的智商不如豺狗。 其实,那些为赵阔冤枉呐喊的人,只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发表了惊人的言论,因为他们对赵阔的了解并不比赵阔的父母好,对赵阔的了解也不比他们父亲的林祥如好。这些人都给赵阔打了低分。赵括的父亲是六国八大名将之一(秦国除外),他的评论更是不客气:“赵括若被封为将军,赵军必遭灭顶之灾。”至于赵木和林祥如对赵括的评论,赵括从接受将军封印到战死,一共犯了三个错误。 赵阔犯下的第一个错误是,在远征前,目击者是赵阔的母亲:“今天郭曾东征将领,军官不敢仰望他。

王送的金丝丝放在家里,方便田屋则可以买给买主,“这不是司马迁的小说,因为这是赵妈妈郑重写给赵小成王的,正是因为这封信,赵妈妈才避免坐在里面。公司。从这本书中,我们不难发现,赵阔的性格还不错,还没有打仗,他先是赚了一笔战争钱——如果他生活在昌开山时代,他应该是一个称职的将军。赵阔的父亲在远征前得到了亲友和部下的奖励。每天学习作战计划时,他甚至不关心家人。 赵阔,与平易近人的赵璐璐相反,是一个不小的年轻人:“朝东看,军官不敢抬头看他”,张启申的军队注重官职层面的杀戮,而开申的对手则经常在战前举行“诸葛亮会议”。


普通士兵的意见也会受到重视。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后代应该是无敌的,这并不奇怪。 赵阔犯的第二个错误是他太善于内部斗争。接管军权后,首先要铲除异见分子,提拔他们的民心:“知多约束,易买官”。面对强大的敌人压力,赵阔没有研究战场的情况。首先,他进行了内部清理,这让人们感到恐慌。人们心烦意乱,队伍也不好带。 赵阔犯的第三个错误,实际上是许多人吹嘘的美德,即“冲锋在前”。

史书记载“军队饥肠辘辘,赵国指出,明兵自战死赵国,秦军枪杀赵国”,赵国是否带兵作战,是要杀出一条血路暂时逃走,不管他行动是否鲁莽,不是将军的料:真正的将军是由镇上的中央军队指挥的,即使比较安全,也要有精锐的卫兵保护,以免被敌人斩首。移动。但赵阔没有等到白手起家。他主动跑出去把头伸出来。当然,白棋是不礼貌的。一支乱箭射中赵阔的刺猬。赵军失去指挥,失去一切,45万人丧生。这是几十年前要改变的。一定有人会说:“要放生四十五万头猪,要赶三天。” 赵括是否有将军之才,但毕竟是赵小成国王任命的陆军将领。当然,他是唯一受他指挥的人。赵阔亲自出马。45万人的军队比炸圆的猪强。

我们可以给赵阔下一个评价:赵阔,就是连长! 赵阔,连长,遇到了白发苍苍的奸夫和大狡诈。如果他没有失败,他就没有理由。刘基、刘伯温在其代表作《虞毅》中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昌平之战果嘉之战牺牲40万人,但智慧不如豺狼。” 刘伯温认为,豺狼是非常聪明的动物:豺狼打不赢老虎,但豺狼知道,当他们单独遇到老虎时,应该避免,但这种避免不是用尾巴逃跑,而是号召朋友叫同伴围攻。一群豺狼聚在一起后,先让几个去当炮灰。老虎的嘴大到只抓住一只豺狼并咬死它。其他的豺狼可以把它们的黑手从老虎背上拿下来。老虎杀死了一只豺狼,但最终会被一群豺狼咬死。 刘伯温的豺狼可能和我们在“动物世界”看到的不同。电视上的豺狼又瘦又干,而中国传说中的豺狼是抄后路的高手,善于吸引对手的目光。

所以刘伯温说赵阔不如豺狼:“豺狼的智慧是来自野兽吗?哇,难道这只是一头野兽,而对人的无知还不如它!” 仔细观察长平战争的全过程,我们会发现,所谓老子的英雄根本不可靠,第二代也不一定会战斗(很多赞美赵阔的人实际上是赞美他的家世,为他的接班造势在第二代中,就像很多人更喜欢崇拜李将军的儿子一号一样,事实上,赵阔是一个不会做饭的菜鸟,而白琪是一个狡猾的老狐狸,再狡猾不过:白琪把赵阔的退路缩短了2.5万人。正是5000骑兵将赵军分为两段。如果赵阔集中力量吃其中一个,即使赢不了,也不够。没有办法逃脱。然而,赵阔对白芷的拳脚组合感到不解,做出了最好的决定:做一个敢于自尽的队长。勇者是勇者,但无脑,忘记了自己是45万大军的骨干,白棋不会光告诉你春秋礼节的事,而是用箭和雨解决战斗。这样,白芷的战术就像刘伯温说的豺狼,而赵阔则是豺狼口下的一只小鹌鹑……

7

说句不好听的你别生气

现在后人都喜欢翻案……赵括在外人看来是特别厉害,但是其父赵奢却认为赵括不能为帅,还预言为帅必害赵国!蔺相如大名鼎鼎也坚决反对……然而大家都不信,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赵括讨论兵书无人可挡,包括赵奢,但不会结合实际!真实的情况是,秦赵兵力相当,赵括怎么也不会被围,结果呢?被白起等而围之,破了兵书上的说法……不要说赵国耗不起,同样秦国也耗不起,要不然也不会使用离间计了,话说回来再耗不起也不能葬送四十万将士及国家命运

没有人否认赵括的才华,或许赵括加一磨炼会成为名将,但是历史没有如果,纸上谈兵,赵括已成为历史上的笑谈

8

 初读“赵括”应该是小学。就记住了“纸上谈兵”的人就是赵括。我对战国史也不了解,也没有研究。但还是想谈谈赵括之死。赵括的死,是一种悲哀。是他自己的悲哀,还是赵孝成王的悲哀,还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段历史吧。

  赵括死于长平之战,而长平之战的根源起于“上党之争”。如果非要再往前说,“上党之战”的根源是什么?根源就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崛起,野心勃勃。上党是一个地名,当时为韩国所有。当时,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龁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郡守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于是让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冯亭派遣的使者到达赵国,与赵孝成王说:“韩国不能守住上党,就要被并入秦国。上党的官吏百姓都愿意归属赵国,不愿归属秦国。上党有城邑十七个,愿再归入赵国,大王怎样向官吏百姓施恩,请您裁决。”赵孝成王大喜,召见平阳君赵豹告诉他说:“冯亭进献十七城,接受它怎么样?”赵豹回答说:“圣人把无缘无故的利益看做是大祸害。”

  显然作为长辈赵豹一眼就看出这是韩国的“嫁祸”之计,但赵孝成王却说:“现在就算派出百万军队,一年也很难得到一座城邑,现在一下子可以得到17座城,为什么不接受呢?”于是派赵胜去接受了土地,这就算和秦国结下了不可调解的梁子。

  很简单的道理,秦国辛辛苦苦派兵攻打韩国,眼看肉到口了。结果被赵国吃了下去。到头来为他人做了嫁妆,能不生恨吗?

  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上党的百姓纷纷往赵国逃。于是廉颇在长平屯兵,据以接应上党的百姓。

  



  之后,秦赵两军士兵时有交手,赵军士卒侵害秦军,秦军又斩了赵军一名叫茄的副将,战事逐步扩大。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夺下两个城堡,俘虏了四个尉官。

  七月,廉颇高筑围墙,坚壁不出。秦军实施攻坚,俘虏了两个尉官,攻破赵军阵地,夺下西边的营垒。廉颇继续固守营垒,采取防御态势与秦军对峙,秦军屡次挑战,廉颇坚守不出。

  其实据记载,廉颇在长平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空仓岭防线,第二道是丹河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百里石长城。三道防线东西数十里,星罗棋布,互相连接。秦军与赵军的第一次遭遇战,发生在第一道防线以西的山谷。混战中,秦军斩杀赵国前锋,突破空仓岭,攻占赵军前线重镇光狼城。

  赵军于空仓岭陷落后,作过加固南北两翼以钳制深入之敌的努力,所谓“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结果没有成功,“秦又攻其垒,……夺西垒壁”,终于空仓岭南北几十里防线西垒壁完全陷落。

  赵军连战不利,损失不小。廉颇重新分析敌我态势,在看到地形因素不利于赵军,而秦国补给线远比赵军漫长,后勤保障比赵国困难,决心放弃不易防守的丹河西岸阵地,全军收缩至丹河以东第二道防线,构筑壁垒,决心以逸待劳,以图挫动秦军锐气,坚守待变。

  



  从坚守的战术目的来看,廉颇是成功的,秦军无论怎么攻打都突破不了丹河防线,秦赵两军形成对峙局面,战争持续了三年,秦军损兵折将。可以说,廉颇的策略有了作用,秦王这时候也急了。

  不过赵孝成王显然比秦王更急。长平之战的第一个阶段,是对峙三年的消耗战。《战国策·齐策二》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战略对峙赵国无法继续支撑下去,赵国的粮食产量远不及秦国,战争三年,二十万大军的巨额消耗使得赵国经济实力不济的弱点完全暴露,所以更急于结束战争。再加上秦国范雎的反间计,说秦军怕年轻有为的赵括为将,更加使得赵孝成王动了换将的心。还有一点,就是赵孝成王屡次催促廉颇出战,廉颇都固守不出。赵孝成王心里不悦,认为廉颇真的老了,没有勇敢之心。

  赵惠文王【赵孝成王的父亲】期间的阏与之战,赵奢大败秦军。赵奢就是赵括的父亲。当时赵惠文王先征求廉颇和乐乘的意见,他们都说不适合出兵。但赵奢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果然赵奢大败秦军。



  赵孝成王心存这样的侥幸心理,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改变了坚守的策略,用赵括替换了廉颇。其实“纸上谈兵”的赵括只是执行了赵王的旨意,换将是赵王主动和无奈的选择,是赵王冒险寻求战略大决战的急切表现。

  还有一点是说,赵括和赵孝成王年纪差不多,经常在一起。所以年轻人意见更统一。严格来讲,不能说“哥们义气”,但不否认有这样的感情参与。

  赵括为将,反对声很多。首先站出来的就是赵括的母亲。她说赵括的父亲也会反对的。赵奢活着的时候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

  意思就是战争是关于将士生死的事情,而赵括谈论的时候却好像说的很容易,这是大忌啊。将来赵括为将,让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

  赵括的母亲还说:“赵括根本不如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一旦接受了战争任务,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情。君王的赏赐,他都能分给将士们。而赵括不一样,您赐给他的珠宝,他都自己收藏。还在寻找有合适的宅院要买。赵括没有继承他的父亲的品质啊。”

  不仅仅赵括的母亲这么说,连病床在卧的蔺相如也赶紧出来劝阻了。他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

  谁也劝不动赵孝成王,赵孝成王自己也不懂军事啊。大军团作战,竟然敢派没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这不是自掘坟墓吗?赵括顶替廉颇,自然压力很大。但他也开始了大的战略调整,顺应了赵孝成王的意思。寻求主动进攻。

  这边秦王看到赵国换将了,他就偷偷换上善于打攻城战和围歼战的白起。白起和赵括,一个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一个是初出茅庐的牛犊。两个人根本不是一个级别。而且赵括也根本不知道,他面对的是白起!

  白起的策略很简单,你要打我,我假装败退,诱敌深入。赵括这点没有看出来,确实有点“纸上谈兵”了。于此同时,白起另一路人马,出现在赵括的身后,切断了他的退路,使得赵括首尾不能相顾。



  很多人会奇怪,冷兵器时代,坑杀40万人,怎么做到的?就是40万头猪,也不容易吧。那么白起是怎么做到的?他围而不打,就把你困住!困了多少天,困了46天。吃喝拉撒都是问题,赵军都快饿死了,还怎么打。而且为了阻敌增援,秦国是举全国之力,不断征兵。

  赵括为了稳定军心,一口气杀了八名军官。你可以想象,他是多么无奈,多么愤怒了。他肯定不想束手就擒,好几次亲自率军突围,都组成了敢死队了。但四路军队都没有突围成功,赵括也战死了。这下彻底没有了军心,赵军就只能投降了。

  40万人,吃喝拉撒都是问题,但这时候就成了白起的问题了。秦国自身这场战役损耗已经很大了,还怎么养活40万俘虏。可是又不敢放回去。放回去不就是后患吗?于是就有了坑杀赵卒结果。

  回头再看看赵括的母亲,一再恳求赵王,不要让赵括为将。甚至说了:“你一定要他为将,将来败了,不要为难我。”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声嘶力竭的母亲,是如何想挽救自己儿子的画面。



  赵王说好。赵括兵败后,赵王是没有为难赵括的母亲,赵括是战死的,也算是虎父无犬子。可惜赵括有勇无谋,或者说资历尚浅,就担当大任。或许经历一些战争,再出任大将,可能会成为“霍去病”,“林彪”之类的将军。

  但历史没有如果,这就是历史的残酷性。白起其实“成于长平,也死于长平。”就像他自杀的时候所说的:“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数十万,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长平之战是白起军事生涯的巅峰。之后,就是邯郸之战。白起想乘胜追击,一举灭掉赵国。这时候赵国联合其他国家,来对抗秦国。并且使用反间计,使得范雎和白起将相不和。

  后来秦王又发起了邯郸之战,使五大夫王陵攻邯郸。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但王陵损兵折将,没有进展。增兵后,还是没有进展。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秦昭襄王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

  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白起何等聪明,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如果在诸侯国合纵之后再攻打邯郸,是不行的。所以他一再推辞,很可能是以病为由的。因为他清楚,他为将,去了也打不赢。回来还得受死。

  有人又会问了:“为何邯郸之战,赵国又可以胜利呢?”

  有句话叫哀兵必胜,向死而生啊。再者有外援,里应外合,秦国自然招教不住,连连败退。

  赵括就像军二代,年前有为,他有的缺点,是大多数年轻人所具有的缺点。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他的悲哀,是君王的悲哀,他替赵孝成王背了黑锅。而赵孝成王的悲哀,是时代的悲哀。属于赵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在降临。就像贾谊说的:“六国覆灭,始于长平之战。”



  说个题外话,毛主席评价白起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十大元帅中林彪也是擅长诱敌深入,打攻坚战,围歼战。所以朝鲜战争,肯定是场恶战。林彪的性子适合,耐得住,也稳。可惜林彪因身体原因没有去成。之后才有了彭德怀临危受命,赴朝领导作战,最终取得胜利。



  从战国到新中国成立,是一部血泪史,是一部奋斗史,是一部励志史。没有谁的悲哀能脱离时代,也没有谁的辉煌能脱离时代。赵括站在千军万马之后,几次突围,犹如困兽,但也视死如归,证明了他自己。廉颇再次统领大军,赢得邯郸之战的胜利,使得赵国又存活了20多年。可是他自己呢?一生心系赵国,最后死在了他乡。

  但他们的名字,至今被我们铭记。所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不是悲哀,是情怀,是励志,是我们中国人的斗志。

9

没有成熟的果子,终究是不甜的。赵括的问题并不在于他的才能,而是看和谁进行比较。赵括过早地登上了三军统帅的位置。按照年纪看来,白起和廉颇、马服君应该是一辈人,而赵括作为了他们的晚辈,他最佳的战争年龄应该是十年之后。但是他过早地登上帅位,由于没有战争经验,自然也没有能力和白起应付。在这场战争中,赵括真正的位置应该是将领,甚至可以做正印先锋。赵括的确有能力,在知识及其匮乏的年代,能够熟读兵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只要给他时间,让他把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赵括的未来一定有大作为。


实际上长平之战应该是世界上第一场大规模的“没必要战役”,为了原本属于韩国的上党地区,秦赵两国展开了赌上国运的长平之战。这次战役中,秦国是劳师远征,本来赵军有地理优势,只要廉颇继续固守下去,秦军后援一断必然撤军。实际上,当时的赵国兵力不如秦国,如果是速战,虽然赵国可以凭借骑兵优势对于秦军进行迂回穿插。可是秦军数量不少,总体战斗力要比赵军强。这也是廉颇为什么不选择速战速决的原因,秦军的虎狼之师天下闻名,速战速决是秦军向来的战术,赵国未必能占到便宜。


在《史记》当中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这说明赵括的关键点就是把战争想的太简单了,以至于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问题,容易急躁冒进。这实际上就是可以通过时间来消磨的东西,经历过血雨火的洗礼,年轻将领才能成熟。只是可惜赵括没有经历这个成熟期就被摘了下来,独当一面自然是左支右绌,心劳日拙。

10

导语: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实行“远交近攻”战略后,秦、赵之间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综合运用反间计、诱敌深入等谋略后,取得最彻底胜利的一场大型歼灭战。而指挥这一战役的赵国主帅赵括,也因为此次战役而“名垂青史”。只是这“名”是徒有虚名,这“史”是纸上谈兵的历史笑谈。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赵括是什么样子呢?笔者空山尽量客观、公正地去还原长平之战中赵括的真实表现。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统一中国,实现削弱其它诸侯实力的目的,实行了“远交近攻”策略。而这一策略的目标是让秦国得到永久的地盘实惠,即“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实施这一策略的重点方向和前沿阵地就是韩、赵、魏三家。长平之战,就是在秦、赵之间连年征战,赵国节节败退,秦国连连得胜的背景下,双方为了争夺上党地区而在长平发生的遭遇战、拉锯战、歼灭战。

此战本来没有赵括什么事。前期赵国任用老将廉颇作为统帅,采取闭门不战的守势,秦军也是无可奈何,双方僵持了很长时间。偏偏此时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起用了名声很高的赵括,才让赵括有了长平之辱,也让赵军有了长平之痛,更让赵国有了长平之殇,赵国从此一撅不振。

赵括出自名将之后,自幼熟读兵书,勤奋好学,自带将门光环,在当时很有令名。

赵括,嬴姓赵氏,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所以从小就有机会熟读兵书,还能与自己的父亲共同进行沙盘推演战役进程,甚至还能在谈兵布道上难住他的父亲,所以军事理论素养很高。但他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就是名门之后,出生虽自带光环,却容易滋生骄横无礼、目中无人的富家子弟的通病。所以史上说他是:

少学兵法,言兵事,聪明强识,自认为“天下莫能当”。

身经百战的赵奢,对于自己的儿子看得很是透彻。他虽然很是欣赏自己儿子聪明强识的本领,却从不认为自己的儿子真正懂得兵法。赵奢曾经对他的妻子说: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

赵奢是一位良将,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一眼就看出了赵括夸夸其谈的毛病。最终赵奢对于儿子的忧虑也得到了应验。

只是很奇怪,赵奢作为一代名将,既然知道自己的儿子没有实际作战经验,为什么自己在世时,不把赵括派到军队中去,让他在实践中接受一些锻炼呢?由此可见,赵括的人生悲剧,也在于其父母从小不善于教养,不舍得让他离开身边有很大关系。成就赵括徒有虚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他的父母能够发现问题,却没有积极引导、纠正错误。赵括导致的长平之战悲剧,对于后世人们如何更好地教育子女,也是一个绝好的警示和反面教材。

赵括没有实战经验,仅凭书本上的知识,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有限。

战国末期,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时而连横抗秦,时而向秦自保。涌现出了社会经验丰富的“战国四公子”等诸多纵横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而赵括终其一生,也仅是一个书生而已。在长平之战前,并没有参与过重大的军事战争。所以他虽声名在外,而内实不致。所以同时代的蔺相如就曾一针见血地提出: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战场在的形势瞬息万变,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怎么能够指挥大兵团作战呢?何况长平之战是生死存亡的战争,根本来不得半点侥幸。我们可以看看赵括是如何指挥这场战役的。

长平之战前期,老将廉颇坚守不出,坚壁清野,秦军后勤保障出现困难,已经不能长久坚持了。“拖”或许是战胜秦军的有效措施。可惜赵括代替廉颇后,竟然不问青红皂白,不看形势需要,一股脑更改了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并撤换掉自己看着不顺眼的军官,重新安排自己信任的将领。把廉颇那些在实践中总结出来对抗秦军的有效措施,基本都抛弃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真是书本害死人。

秦将白起是战国末期的名将,为秦国统一东方出身入死。面对赵括这样的战场新雏,自然是牵着赵括的鼻子走。白起派出小股部队引诱赵括进入险地,分兵断绝他的粮道,分段截击他的军队。面对险入死地的赵军,赵括虽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但一招失误,便满盘皆输。不仅赵括自己血染沙场,还让四十万赵军被活活坑埋。史上说:

长平之战,血流漂卤。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

战争是残酷的,白起是残忍的。四十万赵国精锐就这样丧失在赵括手里。赵军的失败,就在于赵括的指挥无能。而赵括的无能,就表现在不能灵活机动地看问题,不能因势利导地处理问题。战争结果应验了他父亲对他的最大担心,却也让赵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是赵括的悲哀,也是赵国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无奈。

赵括的失败,是赵王用人失察,战争形势所迫的结果,也是赵括书生意气的性格所致。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论战谈略,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养成了自负而目中无人的性格。没有经过实践的历练,自然不知道战争的残酷。而其中赵孝成王的用人不察,把赵括推举到危险的位置上,也是促成赵括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

赵孝成王自以为赵奢是名将,他的儿子也一定能行。自以为天下人都说赵括行,连交战的秦国都说怕赵括,赵括就一定行。却不知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嘴上再说行,没有实践经验,怎么就知道行呢?

事实上,当时的赵国还是有明白人的。重病中的蔺相如劝说赵王不要任用赵括为将,赵王不听。蔺相如说:大王仅凭虚名就任用赵括,赵括谈兵论道就好像用胶粘死调弦的柱子啊,他根本不懂得变通,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罢了。可赵孝成王就是不听。

知子莫若母。赵括的母亲在听说赵王要任用自己的儿子为统帅时,也曾一度面见赵王,劝说道:

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这话说的多明白。远的不比,单就赵括和他父亲比较,就可以看出来赵括的轻率而为。兵者,诡道也。可赵括上不能像他父亲那样一心为国,下不能体恤将士,心中还存有一线私心,贪恋豪宅钱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带好兵,上下一心,共御外敌呢?可赵王还是不听。

赵孝成王的一意孤行,成为了赵括人生悲剧的最大推手。不仅葬送了赵国的精锐之师,从此赵国也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实力资本。只留下了后人的感叹:

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

赵国经此一役后,被秦军包围在都城邯郸达一年之久,赵国几近灭亡。要不是信陵君窃符救赵,春申君携兵而致,经过楚魏两国军队的鼎力救助,才解除了赵国的邯郸之围。

空山说长平之战,赵军四十万降卒全军覆没,秦军也伤亡近二十万。此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也最是惨烈的战争。史上说:

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橹”。

纵观中国古代战争史,长平之战最是残酷,也成为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其惨烈程度在世界冷兵器时代也极为罕见。秦将白起虽胜,却也因此背负恶名。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再也无力阻挡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所以史上说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转折点,是秦国统一中国的分水岭。

长平之战,因为有战国时期主要国家最高决策人物的参与和众多古代名将的运筹帷幄,成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经典战役。而此战中赵国的首席指挥官赵括,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徒有其名、夸夸其谈的典型代表。赵括的一生,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