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如果再过30年,村里那些认识的大爷大娘都陆续去世了,周围的人你

如果再过30年,村里那些认识的大爷大娘都陆续去世了,周围的人你

2020-07-19 15:01阅读(62)

如果再过30年,村里那些认识的大爷大娘都陆续去世了,周围的人你也不认识了,你还回去吗?:别说再过三十年,就是现在,我也几乎不回老家的。无论在书本里,故事

1

别说再过三十年,就是现在,我也几乎不回老家的。

无论在书本里,故事里,还是影视剧中,农民的形象都是憨厚,善良,朴实,纯朴,辛苦,勤劳等等吧,事实上呢?

我从小在豫东一个很偏僻闭塞农村长大,村子很大,然后谁家兄弟多,谁家心狠手辣,谁家就是村里的覇头,谁家孤门独户,谁家人少,谁就是被欺负。而且都是照死了去欺负人,例如张三兄弟多有力气,欺负住李四了,那么李四这辈子就惨了,在人多地方,在田地里,在红白喜事上,张三会明里暗里的指桑骂槐,找个茬就把李四打个半死。

在农村老家,啥叫有本事?今天偷扒你几颗花生,拽你几个棉花桃,明天掰你几个玉米,偷你几个鸡蛋。种地时多犁你一点地边,老家这就是有本事。你敢不愿意?马上就是开骂,然后动手打你。

在农村老家,满眼看到的都是狡猾,奸诈,狠毒,鼠目寸光,勾心斗角,嘲笑蔑视,恨人有笑人无。吃完饭几个老娘们往门口一蹲,从村东数落到村西,看见谁路过,马上把头凑在一起叽叽咕咕,撇嘴弄眼,东家长西家短。

我家在农村老家属于最最弱的一户,没有叔伯姑,从小在被欺负,歧视,嘲笑中长大,所幸的是,我大学毕业后留在省会,在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后有了自己公司,又买了些房子和商铺,让父母兄弟姐妹都搬过来了,现在老家连一个亲戚都没有了,很轻松,也很庆幸!

感谢邀请,忍不住发了点感慨。全国各地人文、宗族、风俗不同,生活环境也会不同。但这是我自身经历(本人73年),也许片面,但请勿喷!!

2

有一天我刚上班,听说有人找我,我走出来一看,是个六十岁左右的人,他向我看,我也看他,可是,一点印象也没有。过了一会,他说,你就是山子吧?我愣了一下问:你是……

他叹了一口气说,要是在路上碰见,我还真不敢认你。我走的时候,你才十三四岁,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都老了。

他看出我的疑惑,就接着说,还记得那次戳蜂窝的事吗?

他的一句话提醒了我,那时候我常和一些小伙伴到河里洗澡,到树上去掏鸟窝。我们这些孩子,喜欢和庄东头的大军一起玩,他虽说比我们大七八岁,可是还是个孩子头,在河里游泳,他能一头栽到水里,憋上七八分钟,当我们四处寻找他时,他会在老远的地方探出头来,或者摸到谁的下边,抱住你的腿。有一次,一棵大槐树上有个鸟窝,鸟窝旁有个马蜂窝,谁也不敢上去,他找来一根长竹杆子向上戳,我们几个在树下看,只两三下,他就把蜂窝擢掉了,满天的马蜂,跟在我们后边追,我和另一个孩子腚上挨了几勾子,为此,他被母亲骂了一顿。

后来,他母亲去世,他到新疆投奔他大姐,这一走,就近四十年,我哪里还认出他来!

他讲述了到新疆以后的情况,然后说,刚到新疆时,我天天做梦,一做梦,不是在河里摸鱼,就是到树上逮鸟,后来也就渐渐习惯了,不怎么想家了,毕竟父母都去世了。可是,年纪愈大,愈想家,我走的时候,你家大娘给我两块饼子路上吃,我回来才听说,大娘不在了。

我曾几次想回来,就是脱不开身,直到女儿嫁到南方,我才顺便回来看看。可是,一切都变了,房子变了,路变了,那些记忆中的大槐树也没有了,河里的水变臭了。在庄上走了几圈,几乎大半是空房子,门前的草长多深,有几家也是门上锁,打听几个老辈的人,多数都不在了,听说你在这办厂,我才来看你。

他走的时候,我去送他,希望他常回来看看,他伤感地说,兄弟,走不动了,这怕是最后一趟了!

3

如果再过30年,村里那些认识的大爷大娘都陆续去世了,周围的人你也不认识了,你还回去吗?

这个问题问的,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回不回去,首先要看自己的亲人是不是还在。如果亲人都还在,当然会回去的。亲人不在,才会去看村里的大爷大娘是否还在,看自己对村里还有没有感情。有感情,大爷大娘们是否在,都会回去。否则,回去的概率就低了。同时,如果亲人的墓地等也在老家,清明等是否要回去祭祖,也是一个问题,怎么就弄出个还回不回去的事呢?

记得村里在上世纪6、70年代来了6个下放知青,有南京的,也有镇江的,都是城市到农村的。来时,最大的22岁,最小的17岁。后来,一个个回城了。但是,有两位女知青,却在回城后,仍然第隔一两年就回到村里看看乡亲们,还给乡亲们带点城里的东西。前两年,其中一位快70岁了,还来到村里,不仅自己来了,还带着女儿和外孙子一直来到村里,让他们感受外婆当年下放时的生活。虽然生活完全变了,当年的老乡们,很多已经离世,但农村的气息还在。

也就是说,不在乎人还在不在,而在乎情还有没有,只要有情,再长的时间,都会回到村里看看。

4

人易离,根难移。30年后,村里年长的老人都会相继离世,而剩下的也是多是生面孔,这样的农村老家是否会值得回去呢?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闻趣事。

当30年后回到那个生养我们的老家农村,估计也会有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的无奈吧。

刺楸离乡近15年,每年只在逢年过节回村里,老家村子早已物是人非,多数房子都逐渐换成了一栋栋两三层的楼房,还有好些土坯房早已垮塌,原址处还能看到残垣断壁。

除了几个认识的老者之外,那些孩童一个都不认识了,只能从老人们的口中和他们稚嫩的脸庞中依稀看出是谁家的孩子,毕竟他们或多或少遗传了父母的相貌。

所以说,不消三十年,就是十年、二十年,也能发生太大的变化。而现在回到村里,别说后来出生的孩子,就连那时在村里见过的几岁孩童也长大成小伙子了,刺楸依稀记得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却似乎没听过我。

一、村里三十年后可能的景象

三十年后,刺楸老家的村子可能没多少人了,其实想起来挺悲哀的,那时各家各户都是人,鸡犬相闻,而生养我的地方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人烟稀少。

目前刺楸老家的村子人也不算太多,多是老人和同龄人外出打工后留下来的孩子,当然也有少数五十几岁务农的农民。在三十年间,目前的留守儿童会进城念学、工作、安家,他们的孩子几乎不会成为第二代留守儿童,现在的这些留守老人基本上已作古,而现在年壮的务农者则会慢慢扛不动锄头,成了无留守儿童陪伴的、孤独的留守老人。

二、仍会有不少人回到既陌生又熟悉的老家农村

三十年后,农村年长的熟面孔都相继去世,而七零后、八零后也六七十了,九零后也快步入老年人行列了。

人一老,就会更加怀旧、思乡,一部分人会陆续回到农村,一部分则会在城里帮儿女带孩子而不得脱身,家里也是儿女当家了,不是自己说了算。另外,有部分老家没房子的即便想回也回不了。

以上就是刺楸对30年后愿不愿意回到农村的看法,如果觉得回答得不错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5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今农村大多数外出打工,一年也就回家一两次,有些人甚至在城里买了房子,平时老家除了房子也没什么人居住,有些人甚至过年回来拜个年就走了,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并不是少数。

但是再过30年,村里那些认识的大爷大娘基本上可以肯定已经不在人世,而父母那辈人都尘归尘土归土了,自己再回到家乡,确实周围的人全是生面孔。而此时家中除了宅基地上的老房子,其他的真的没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问我30年后,村里认识的人都不再人世了,周围人也都不认识,我还会回去吗?我的答案是,会的,会回去的。

农村人讲究落叶归根,30年后或许我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但父母的坟墓尚在生养我的农村土地上,家中老屋虽然少有人住,那一砖一瓦,每一件家具,却都沉淀着我的成长,我的欢乐,我的童年,我的记忆。而且人有一个特点,越是年纪大,越是乡愁重,这种对家的怀念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哪怕你年长了,很多记忆都想不起来了,村里的成长,老屋的物件却无法遗忘。、

我们村也有很多人在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在外地“下海”,赶上了时代的发展浪潮,混的风生水起,几乎很少在村子里见到他们的身影,并且如今过去这么多年,他们家中的老人早已不在人世,可他们依然会每年回村,祭奠一下父母,摸一摸曾经的老屋,走在村子里几乎没有多少熟面孔,却依然阻挡不住他们每年回家的心情。

有些村里的人出去后再也没回来过,但当他们老了,家乡的熟面孔都已经不在了,他们却会携带妻儿一起回到村子,老泪纵横。这份感情是不会随着村里熟人的老去而消失的。

我姥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全家迁到了千里之外的城市生活,可是当他年纪大了,走不动路了,却还是每年都要回家乡一趟,哪怕家乡他所熟悉的人都已经不在,他还是愿意在曾经的街道上走走,在年轻时玩耍过的地方看看,在祖坟上撒一把黄土。

现在我姥爷也不在了,可是我大舅年纪大了,却也开始走上了姥爷曾经走过的路,家乡熟人越来越少,大舅他们却每年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这种感情可能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

所以,再过30年,或许家中熟悉的面孔都已经不在人世,但我依然会选择每年都回去至少一次,不会常住却会因为抚摸到老屋的砖石勾起无尽的回忆。

(文/阿冰)

6

其实,不必再过30年。

即使现在,我们也很少回老家了。

因为我家里没有男孩,只有我和我姐。

所以一直被周围邻居看不起,说是“绝户头”。

而父亲,也经常被人欺负,

比如,邻居家盖房子的时候,会往我们家的宅子多占一些,

地里的菜,经常莫名的被人偷走。

家里养的鸡,跑出去一天会少一只。

。。。。。。


因为父亲没有兄弟,只有他自己一个男孩,

所以在村里总觉得没有地位,

有时候遇到被欺负也不敢吭声的。

后来,大姐出去打工,

十多年过去,已经小有成就。

现在省会城市买了房子车子,嫁了人,几乎不回来了。

而我,也有了体面的工作,虽说是在小县城,

但车房都有,家庭幸福。

我们姐妹合伙给父母买了房。


父母在城市打工,虽然工资不高,但足够他们老两口生活用,

奶奶去世,爷爷跟着父母,父亲没有别的兄弟姐妹,老家没有人了。

所以现在一年不回去一次。

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

没有亲人,农村那个土屋,还是算了。

有时候,农村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势力。

尤其是前些年,兄弟多的,在农村就是一霸。

而兄弟少的家庭。,往往就是受气的。

7

遥想往事不堪回首,刚分田到户那时候我还在上高中一年级我家在村里是单姓,记得那年七月二十五日全村的田都插得差不多了,我放学回来看到我家依然一片荒原,父亲为这事去了很多次大队找书记,书记来几次都调解不了,妈妈坐家里流沮,我放下书包静静听家人诉说,一听到说不给用水插不了秧苗我当时火来了拿了把锄头!腰上别了一把菜刀直奔门口塘的水闸,全村人都出来了对方开始骂说我要开闸放水要打死我,老子当时不知那来勇气直奔那个人而去那家伙见我要砍他就逃了,我依然去开闸放水有个对方跟我差不多的男孩子跳出来奔我而来,当时我站路中间握刀就砍那小子又跑走了,当时有老人发话大概是他们族长之类的人说不给人家放水那是断人家生路等着死人吧!我不管谁自己去开闸放水拿着刀将所有田放白茫茫一片,然后我关了闸门回家睡觉第二天又去上学了。后来我离开了农村每年只有过年回一次,后来父母也离开了房子田地都荒了,回想往事不堪回首农村刚分田到户时宗族闹得非常凶,我们那里主要为用水,后来种田没收入都到城市谋生我也极少回村里,只有上坟时回村里看看,老了的残疾的给他们一百块钱是个意思,他们也会硬要给我鸡蛋之类的土特产,我不恨他们依然爱着故乡的山水,梦里常现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金色的稻田,山上的红薯,水塘里的喜头鱼,暴雨后的地皮菜。慈祥的老人们!他们也是贫穷的人侍强凌弱是农村几千年的劣根性,一个新时代来临农村那些东西慢慢消失了。

8

我是一个70后,马上快奔五了,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父母已经于7年前相继去世,哥哥到新疆参军,转业后也留在了那里,如今也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两个姐姐的孩子都在城里买了房子,也都和孩子们在城里生活。

父母在世的时候,每周末都要回家看父母,至少一个月要回家一次。

父母不在了,家也就成了故乡。

通往故乡的路越来越好,从一条只有3米多宽的土路,变成了4米多的石子路,现在变成了至少有10米宽的水泥路。

从前,从家到城里,最快的方式是骑自行车,也需要五六个小时;现在从城里开车回家,也就不超过半个小时。

回家的路越来越好,用的时间越来越少,随着父母的去世,心却离家越来越远了。

时常回去的叫“家”,偶尔在心中想起的叫“故乡”。

距离最近的一次回老家是在5月份,是因为本家的一位80多岁的老婶子去世,这位老婶子也是本家父辈最后一位老人了。五服以内或沾亲带故的有部分人从全国各地赶了回来,十里八乡的出嫁本姓亲戚,也有部分赶了回来。

老人的葬礼,反而成了家族的一次盛大聚会,吹吹打打,锣鼓喧天,好不热闹。也许这是这位孤独在家留守了十多年的老婶子最后的喧嚣吧。

下一次家族聚会,或许是某一位侄子侄女的婚礼,也或者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吧。

已经离开了农村,随着父辈的相继离世,以后退休了不愿意回农村,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父母都希望子女离开农村,到城里发展

作为70后的我,从小在农村生活,目睹了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汗珠子摔成八瓣洒进禾田里,也曾被父母赶进麦田割麦子。

但听到最多的,就是父母时常挂在嘴边的:“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永远离开农村”。

考学、参军是我们这代农村孩子离开农村的途经。

考上学,父母风光无限,满面春风,扬眉吐气。

在父母多年的不断让走出农村的教诲下,一旦考上学,离开农村,就再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了,农村也就成了偶尔回家看望父母的地方。

二、自己的圈子在都市

多年在外学习、工作、生活,自己的同学、同事、领导也都在都市。也就是自己的圈子在都市,多年建立起来的情谊、多年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也都在都市。

回老家参加本家老婶子的葬礼,虽然也见到了多年未曾见过的儿时的小伙伴,见了面也很亲切,但过多的是寒暄、问候而已,共同语言已经很少,生活习惯也是格格不入。他们聊起来的话题,热热闹闹的,而自己却是一脸的茫然,因为三四十年的经历不同,文化氛围也不同,处事方式更是不同。

再也回不到光着屁股在小河里游泳的纯真无邪,回不到在小溪里捉鱼摸虾的快乐时光,看不见十几个人围成一堆,端着大老碗,边吃边聊的“老碗会”;看不见夏天傍晚村口家家铺着凉席,小孩嬉笑打闹,几十人一起乘凉的景象了;

三、自己的孩子在都市里

几十年的打拼,给自己在都市里买了房子,孩子也工作在都市,甚至有许多人给孩子也买了房子。

父母在,老家还有牵挂,父母不在了,孩子就是自己的精神寄托。孩子从小在都市里出生、学习、工作,对农村没有亲身感受,更不愿意回到农村。

而退休后,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经常来看望自己,也愿意和孩子在一起。回到农村与村里的留守老人一样,一定会感到孤单。

看看村里的留守老人,就可以想象一下自己退休回到农村的样子,还愿意回去吗?

四、各种社会保险在都市

退休后,自己的各种社会保障都在都市,尤其是医疗保险。人年纪大了,身体各项机能都会退化,许多疾病也就自然而然上身了。

一旦有病,出现紧急情况,都市的医院各种资源比较齐全,也会抢救及时。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一些大病还需要送到大医院来,甚至有些农村交通不便,送医不及时,会把病情耽搁了,造成遗憾。

结语:

大多数从农村出来的人,退休以后不太愿意回去养老,偶尔回去住上一段时间还可以,如果长期回去居住,这样的人会是极少数。

故乡将会在心灵的深处越来越淡,两代、三代以后,可能会更加模糊。

9


人常说落叶归根,中国人的乡土情节都是很重的。我有一个伯伯,年轻时考上了大学,后来因工作原因留在了河北石家庄,娶了石家庄本地的妻子,儿女也都在石家庄出生,他本人也在石家庄工作至退休。

现如今他已年近七十,父母早已离世,村里别说他的大爷大娘,即使是他的同龄人都有许多已经不在了,除了几个子侄,村里其他的年轻人,他甚至都没有认识的。按说在这种情况下,他与这个村庄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石家庄才应该是他现在的家。

然而就在去年他的妻子去世后,他回来了,不顾儿女的强烈反对自己孤身一人回来了。他回来后将父母留下的老窑洞重新装修了一下,在老院子里种了些花花草草就住了下来。村里人本来以为他就是回来看看的,谁知他一住就住到了现在。

他说年轻的时候因为要工作、要养家糊口,背井离乡不能回来,后来又因为要照顾瘫痪在床几年的妻子不能回来。如今妻子走了,自己也退休了,终于可以回来了,他说这里才是他的根,才是他的魂,他的父母葬在这里,他以后也要葬在这里,这次回来就不走了。他的子女一开始反对的很厉害,后来看他真的死心塌地的在村里住了下来,也就默认了这个事实,还说今年要一块回村里来过年。

从伯伯这里我真的认识到了什么叫做故土难离。我今年28岁,30年后的我也已经快60了,那时候的我也算是一个老人了,那时候的我可能不会像伯伯这样回来长住,但偶尔回来看看还是肯定会的,因为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根在这里,心也在这里。

10

肯定回啊

我19岁出去读书,到如今20年了,工作娶老婆,都在外地,离家千里。

在外地买房买车,把父母也接了出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挺幸福的。父母老了,每次聊天,就聊老家的话题,聊我小时候的趣事,那时候很穷但很幸福。

爷爷奶奶在老家,80多,每年过年,五一十一的,叔啊姑啊都回去,说看一眼少一眼,我总觉得,爷奶还能活个几十年,死亡离他们还很遥远。正因为有爷奶在,家才像个家,一家人都有了回家的盼头,她们代表着我们心中的故乡。

老家在我看来最开心的时刻就是过年,爷奶生得多,7个孩子,现如今四世同堂,过年吃年夜饭2张桌子坐不下,只能轮流坐。今天爷爷家请,然后几个叔家轮流请,过年都是在吃饭中度过的,那真是快乐的时光。

这段时光能持续多久,不知道,也许等爷奶百年以后就没有了吧!真心希望爷奶能长命百岁。现在每年回家,爷爷都会带我祭祖,一边给我介绍这是谁,一边讲他和家乡的往事,应该是让我不要忘了祖先,一代代传承下去,等我老了,我也会带着我的孙子,把这些讲给他听。

30年后,我会回去,看看墓碑。只是我是站在墓碑外面的那个人还是躺在里面的那个人,还说不定呢。

最后愿家乡人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