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去世之后,乾隆是如何对付李卫的?:我是飞越沧海,我来解答这个问题!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任皇帝都希望培养属于自己的心腹大臣。李卫作为雍正手下的
我是飞越沧海,我来解答这个问题!
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任皇帝都希望培养属于自己的心腹大臣。李卫作为雍正手下的红人,在乾隆朝是否能继续被皇恩宠信呢?下面来就为你一一详解。
李卫一生历经康雍乾三朝,作为见证过康乾盛世的人,一生也是顺风顺水。他步入官场并不是通过科举考场,因为李卫没什么文化,字也识不了几箩筐,但这并不影响他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县,自小就家境殷实,生活优渥。在他三十岁时,也正是康熙朝的末期,晚期的康熙朝史治不清,财政紧张,各地亏空非常普遍,为了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便向民间售卖官职。只要出得起钱,就可以买个官来做。做为中国传统思想来说,有个官帽子罩着,比啥都安全,于是,李卫就掏钱为自己捐了从五品的员外郎,不久便到了朝廷担任兵部的员外郎。
李卫这一入官场不打紧,他像是手握当官秘笈一般,从此开始稳步提升,不久就从兵部员外郎升为户部郎中。在康熙朝实习了几年官场文化,在雍正即位后,李卫就开始大放异彩了,也是雍正能慧人识人,直接就任命李卫为云南的盐驿道。
雍正上任的首要任务就是整治吏治,清查亏空,振兴财政。而盐业无疑是朝廷的主要财脉,雍正把李卫放在盐驿道这个位置上,可见对李卫是充足的信任。
李卫是块当官的料,虽然不大识字,可是有师爷啊,来往的疏令公函由师爷一手操办,自己只需要做好决断就够了。李卫捐个官可不是抱着干几年把捐的钱赚回来的心思。也许家里不差钱,也许是看多了官场的许多不堪,对许多官员的作为不满意,他是真心抱着做个好官做出成绩才步入官场的。李卫在任云南盐驿道期间,为官清廉,政绩突出。不久便当了云南省的布政使,换现在的话说,就是一省的省长,同时,仍然兼管盐驿道。
在雍正三年,李卫升任为浙江巡抚,这么说吧,李卫在雍正年间的官职是一年一换,年年升官,不久又做到了浙江总督一品大员。浙江可是朝廷的主要钱袋子,雍正把李卫放在这个位置上,就等于把国家的国库扛在了李卫肩上。后来又当了直隶总督。
雍正升李卫的官可不是说和李卫的关系好,而是李卫当官确实做出了成绩,主管盐业时,有力的打击了私盐,提振了官盐的销售,为国家贡献了大笔大笔的财税银子。贩私盐的可都是些厉害主,元末明初时的张士诚就是贩私盐的,还有唐朝末年造反的黄巢也是贩私盐的。和贩私盐的作斗争,没两把过硬的刷子根本就玩不转。李卫就是凭着把盐业治理得井井有条,才会在官场上平步青云一路高升。
在雍正朝锐意改革下,李卫凭着杰出的政绩有力的支持了雍正的政策,成为雍正朝的四大宠臣之一。雍正去世后,乾隆即位,所谓,雍正累死,乾隆乐死。意思就是雍正玩命干,积攒下充盈的国库,乾隆即位后,有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当然乐得要死。
乾隆即位后,对李卫还是很厚待的,很能听取李卫的进谏,在处理诚亲王府的护卫库克与安州百姓淤池之争时,李卫依法秉公处理,乾隆很是嘉赏李卫的办事能力,特赐予四团龙补服。在弹劾总河道管理朱藻贪污,其弟挟制地方官员干预赈灾之事时,乾隆听取了建议对两人进行治罪。在李卫生病时,乾隆还专门派自己御用的太医去给他治病,很是体恤。可能卫因病去近后,以总督之礼厚葬。不过,李卫在乾隆没呆两年,在乾隆三年时,李卫就病逝了。也由于死得早,没来得及让乾隆对他翻脸。
在乾隆四十二年时,乾隆又一次下江南,在游赏西湖时,看到西湖的花神庙里立着李卫和他的妻妾的神像,乾隆帝突然开始暴怒,称:“李卫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在浙江没有为当地人民建立功德,仰借着皇恩宠幸,反而多有任性骄纵的行为。如果他现在还活在,朕一定要追究他的罪责并处置他”。下令撤掉了李卫的神像,并且捣毁。
显然,自诩十全老人的乾隆是吃醋了。吃李卫的醋,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对李卫是好生嫉妒,嫉妒李卫被当地人民如此爱戴。作为一国之君,自以为文治武功无人能及的他,都没有被人如此供奉过,而一个小小的李卫竟然如此受厚待,还被浙江人民自发建庙供像,这让他大为光火。归根结底,乾隆是把臣子当奴才看待的,作为奴才,你什么都是主子给予你的,所以,你所作出的一切都应该属于主子的,只有主子才能尊享。而奴才,只有乖乖当好奴才就好了,哪有资格登殿入庙呢?
李卫可以说是个传奇人物,历经康雍乾三朝。在康熙五十六年,李卫家里给他买了一个员外郎的官做。李卫虽然官是买的,字有没认识几个,但是他办事能力强,人直爽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在雍正即位后,李卫平步青云,在雍正五年就坐到了浙江总督的位置。
李卫仅仅花了十年时间就从一个从五品员外郎成为朝廷的一品大员,封疆大吏。可见雍正对于李卫的信任以及器重。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因为劳累过度暴卒,乾隆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即位后自然不怎么待见他老爹留下来的这帮臣子。比如对雍正朝重臣张廷玉,乾隆一上位就开始打压这位老臣,让他颜面扫地。要不是雍正有遗命要张廷玉配享太庙,估计张廷玉就要晚节不保了。
和对张廷玉态度不同,乾隆对于雍正的这个宠臣李卫还是非常重用的,因为他知道李卫确实是个能臣能办实事。李卫在乾隆二年的时候,弹劾诚亲王的护卫与民争地。当时因为这件事还得到了乾隆褒奖,并赐四团龙补服。但是李卫知道乾隆对自己并不是真的信任,李卫就请求告老还乡,但是乾隆不同意。
李卫在乾隆三年的时候病重,乾隆还特意派御医去帮李卫诊治。可惜李卫最后还是病逝了,乾隆当时非常的悲伤和惋惜(真的还是装的咱就不知道了),乾隆以总督的规格厚葬了李卫,并赐谥敏达。时隔多年以后,乾隆第五次南巡,在杭州西湖花神庙看到李卫和他的妻妾被供奉在庙里。盛怒的乾隆立马命人把李卫和她妻妾的神像砸了。并且痛批李卫“非公正纯臣”,一下就把李卫一生的功绩就给抹没了。
乾隆这个大独裁者,怎么会允许自己的臣下在民间被人民当神一样供养。可想而知,当时要是李卫活着下场要有多惨,还好李卫死的快,乾隆发现他的神像的时候,他已经死了四十来年了。
雍正时期,李卫为四大宠臣之一,也是唯一安稳过渡到乾隆时期的大臣。然而,其他三位就非常不幸了:年羹尧功高盖主、嚣张跋扈,被雍正所杀;隆科多结党营私、聚敛财富,死在大牢;田文镜身体虚弱,病死家中。然,乾隆对李卫并不感冒!
(李卫)
李卫的家庭还是相对比较富裕的,只是文化程度不高。早期,李卫是靠捐钱出任朝廷命官,后被雍正赏识,平步青云。李卫为官清廉,体恤百姓,体察民情,深受百姓爱戴!
李卫是雍正时期的重臣,乾隆理应重视。但是,乾隆认为李卫对人民没有贡献,其性格倔强,不适合在朝中任职。
首先,李卫虽然能干,但没有什么文化。说得不好听的,如流氓地痞,跟刘邦差不多。然而,乾隆饱读四书五经,有一个成语就能说明问题:“物以类聚”嘛!
其次,李卫性格耿直,言语太直。雍正时期,李卫就因为说话不好听而被雍正警告过。而且,李卫在官场上,因办事公正得罪了不少大臣。雍正因为这个,让李卫改改,多年养成的习惯也改不了。到了乾隆时期,虽李卫在朝任职了,还是得罪了乾隆!
(乾隆)
在乾隆时期,李卫做事依旧不管不顾。乾隆二年,弹劾诚亲王与百姓争地。乾隆三年,弹劾大臣朱藻。这两件事,乾隆给予了肯定。但是,乾隆并不是雍正,其并不放心李卫。这就要从乾隆南巡说起了,乾隆在西湖花神庙,看到老百姓给李卫和他的妻子修建寺庙,并且供奉,乾隆大为恼火!于是怒言:“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说完,随即命令拆除捣毁百姓为李卫修建的庙宇。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的驾崩,代表了李卫的地位也成为了过去。众所周知,都知道李卫是一个好官,时刻都在为百姓着想,他担心的是,他会因朝中官员的斗争,而成替死鬼。
(雍正)
好景不长,乾隆三年之时,李卫身患重病,一蹶不振了!虽然,乾隆也曾派贴身御医前去治疗,但此时的李卫已经病入膏肓了,因此没多久之后,李卫便因病去世了,享年51岁。
参考资料:《清史稿》
李卫得雍正的重用,乾隆上位之后并不待见李卫,所以李卫辞官回归故里,乾隆先是假装不答应,后来还是放李卫走了。乾隆三年,李卫病死,享寿51年。
不过,以前古代的君臣都是这一个套路,臣子说,“老了,不中用了,请皇上批准我退休吧!”皇帝就说,“先生不能退啊,朝中如果缺了你就不行啊!”于是,你推我让一番之后,留下了君臣相得的美名。
(李卫肖像)
说乾隆不待见李卫,也不完全对,在表面上来说,乾隆还是挺和气的,李卫病重的时候,乾隆还派御医去帮忙治疗过呢。但这仅仅是表面上的待见,就像刘表对待刘备一样,表面尊重到无以复加,背后干的都是“阴御之”的活。
从两位帝王的执政理念入手,就知道为什么李卫不遭乾待见了,看似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实内里大有文章。
我们先来看看雍正是怎么治理国家的,然后乾隆是怎么治国的,比一比,就知道乾隆为什么这样对待李卫了。
其一,雍正没收贵族庄园,释放奴隶,增加国家的自耕农数量。
(雍正皇帝剧照)
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到处跑马圈地,这是肯定的。在多尔兖的传记中,就有多次提到,满人贵族在天下到处画地为牢,干的都是“划分庄园”的活路。
这么一干下来之后,庄园在贵族手里,不用交税。因此,在康熙朝,由于大量庄园、大地主的存在,国家损失了大量的自耕农集团,导致了康熙末年那么大的一个国家,实物税、银钱税仅仅800万两百银。
就这个国家态势而言,就充满了暮气沉沉,这才有了雍正铁腕改革的必须和必要。
其二,雍正打破“满汉壁垒”,重用汉臣。
(雍正重用汉臣)
在十二帝当中,也只有雍正才最自信地称自已为“中国皇帝”,其余的都是在防范汉人中度过的。雍正在位时,并不在乎什么满汉大防。他重用张廷玉、李卫等人,大胆地任用这些汉臣来帮他改革、集权和治理国家。
因此,李卫才会升官神速,李卫这个人,不认识几个字,但是他对于政务这一块,好像是天生的了解,办事能力特别强,所以说他是“不学有术”。
康熙五十六年,李家出钱帮李卫买了个员外郎,就此摸到了官场的一点点边缘。但是到了
雍正五年之后,他得到雍正的重用,当上了浙江总督的位置,平步青云吧,这可以这么讲!
其三,乾隆再抱祖制,反对雍正变革,严守“满汉大防”。
(乾隆剧照)
我们将几个事情并列在一起讲,大家看了之后,就一定会理解了!
第一件事情:张廷玉第一个遭到乾隆的打压,曾经对乾隆提起,雍正皇帝曾经恩许他配享太庙。
乾隆听到之后,一脸的不开心。张廷玉其实也不傻,他只是向乾隆投石问路而已,其意思就是“你还会跟你父亲一样敢于重用汉人吗?”当然,结果并不理想,乾隆不想重用汉人。
第二件事情:李卫在乾隆二年的时候,弹劾诚亲王的护卫与民争地。
诚亲王的护卫争地,看着简单,其实就是诚亲王在雍正这一位铁腕皇帝死了之后,开始尝试地又干起了“圈地”的活路了。
(李卫准备弹劾材料)
李卫是雍正老臣,也是改革的主要推手。看到诚亲王这么干,立即上报给乾隆听,其意思也很明白,“圈地”这个事是违法的,就看你乾隆到底认同不认同雍正的改革了。
当然,乾隆褒奖李卫之后,并赐其四团龙补服,作为奖励,然后对诚亲王圈地的事件也就不了了之。雍正是他的父亲,连他的父亲治理国家的政策都不能延续的话,那雍正的“抛开祖制,不讲满汉大防,重用汉人”的这个核心思想也就玩完了。
所以,李卫就请求告老还乡了。
乾隆第五次南巡,在杭州西湖花神庙看到李卫和他的妻妾被供奉在庙里。大怒,命人将神像砸碎,并且说李卫不是什么“纯臣”,就是不想让李卫享得神庙香火供奉。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其实相比于唐朝的长孙无忌等跟随李世民经历玄武门之变的大臣最后都被李世民儿子李治杀死来说,李卫的结局已经相当不错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为你仔细讲一讲吧!
李卫(1687.2.2-1738.12.3),字又玠,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家里比较富裕,从出生开始生活十分优渥,养成很多不良习惯,乍看有点像个小流氓。
但正是他这种流氓性格,在清朝的官场反而最合适不过了。李卫在30岁的时候,也就是康熙56年,家里出钱买了一个员外郎的官做,从此正式步入官场。
后来康熙去世之后雍正登基,李卫也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由于他性格好,人又善良,再加上家里不差钱,出手大方,不仅很快得到官场的认可,还得民心,老百姓都觉得他是一个好官。
雍正自然也是明白之人,李卫的所作所为,雍正都看在眼里,并且一步步提携李卫,仅仅用了10年时间,李卫从一个5品员外郎变成朝廷一品大员,升官速度令人羡慕。
李卫这个人还很有脾气,要是官场上看不惯谁,他绝对要跟人开撕,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不过好在他有自知之明,没有得罪雍正皇帝。
同时期的几位和他级别差不多的大臣,比如年羹尧就成天觉得自己功劳大,嚣张跋扈,被雍正一生气就杀了。隆科多也是仗着自己地位显赫,贪污腐败,被雍正处决,还有田文镜,偏偏身体虚弱病死家中。
这样一来,只有李卫顺利过渡雍正时期,来到乾隆皇帝的新时代,继续享受生活。
乾隆和雍正不一样,他饱读诗书,对李卫这种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还是有些疏远,但是并不妨碍他重用李卫,乾隆还是很清醒的,他知道天下需要李卫这种官员帮忙。
乾隆二年,李卫做了一件大事。因为他看到诚亲王的护卫与农民争地,实在看不下去,打算出手管一管,他就找到乾隆告了诚亲王一状。
因此得罪了诚亲王,不过没关系,乾隆老大对他很满意,还表扬他一番。
可惜李卫经历康熙、雍正来到乾隆时期,自己年事已高,仅仅在乾隆三年,就生病倒下,乾隆看到李卫倒下,十分担心,专门派御医去给李卫治疗。
李卫没有治好,最终离世,乾隆悲伤欲绝。这样看来,李卫也算是得到善终。
直到乾隆四十二年,乾隆到江南游赏西湖时,发现有一个庙宇,居然是用来祭拜李卫的,一问发现这竟然是李卫自己花钱建的。
乾隆火冒三丈,大呼“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乾隆虽然很生气,可是也没有像李世民对待魏征一样挖坟鞭尸,乾隆生完气就算了,毕竟李卫都死了四十年,乾隆也不想跟他计较,免得伤身。
总的来说,乾隆对待李卫还是够可以了,虽然最后有些误会,好在也善终,在那个年代,能够善终的大臣实在太少!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李卫是幸运的,如果李卫在乾隆朝多活几十年的话,他的命运到底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李卫,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个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他非正途出生,靠捐资得了一个员外郎的从五品官。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李卫任户部郎中一职。当然,在康熙朝李卫始终都是一个微末小吏,并未受到朝廷的重用。
直到雍正朝,李卫开始受到雍正的重用。而雍正之所以会开始重用他,主要是得益于当年李卫还是户部郎中时所做的一件事,当年李卫在户部任职,负责管理管理银库事务。此时某位管理户部的亲王,他对于收缴户部的白银都要每千两额外加收十两作为库平银(说白了这个库平银就是亲王贪污的),因此当时李卫是时常劝阻他,可这位亲王却始终不听。
而后向来在任上秉公执法的李卫,眼看这位亲王不听,反而是变本加厉的贪污,于是就想了一个法子来阻止亲王贪污,他先是在走廊上置一柜,然后在柜上写上这是某某亲王的“赢余”,指明是非法收入,如此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这件事之后被当时还是皇子的雍正得知,他十分赞赏,而这也就促成了李卫日后被雍正的重用。
雍正一朝,因雍正对李卫的青睐有加,自此李卫凤凰腾达,他在短短的十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户部郎中一跃成为从一品的“天下第一督”直隶总督,成为了权倾地方的封疆大吏,这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
当然李卫升迁的速度能够如此之快,除了雍正的重视,还在于他的办事能力。比如雍正六年(1728年)七月,雍正让江南总督范时绎办理的松江海塘改土易石一事,迟迟不见动静,雍正震怒,于是令李卫赴工查勘,看到底该怎么办,李卫查勘不久就向雍正提出了修改方案,雍正看后甚是满意,之后李卫就被雍正任命同江南督抚一起治理松江海塘。后在治理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此时李卫并没有立即上奏雍正,让朝廷拨款,而是在浙江多方面自筹资金,“除应动用正项之外,皆系每岁设法盐务等类节省额外盈余陆续抵用”。最后李卫就在没有让朝廷拨款的情况下,非常圆满的就完成了海塘工程的建设。
从中可以看出,李卫办事能力是十分强悍的,他虽不是正途出生的官员,但能力却是非常强,且很会替朝廷着想,替雍正着想,而这也就不难解释李卫为何能升迁的如此之快啦!
到了乾隆朝,作为三朝老臣的李卫并未被冷落,乾隆依然重用李卫。乾隆元年,李卫以直隶总督的身份兼管直隶总河事务,并兼任裁营田观察使,负责通永、霸易、天津、清河、大名五县营田事务。乾隆二年,李卫因举报诚亲王府护卫库克与安州民争淤池一事有功,乾隆亲赐四团龙补服。乾隆三年,李卫又因弹劾河道总督朱藻贪赃枉法一事有功,被乾隆嘉奖。
同年十月二十二日,李卫因病去世,享年51岁,死后,乾隆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并赐谥号“敏达”。
总得说李卫在乾隆朝算是善始善终了,一般功臣所能得到的,他都得到了,生前高官也做了,死后谥号也得了,这辈子足以了。
当然若是李卫再多活几十年的话,或许结局就不会这样了。乾隆当年南巡时,看见江南百姓替李卫立像,那是震怒,下诏说“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就是说李卫本就不是公正纯臣,且任性骄纵,若不是先皇雍正对他的宠信,他万万不会有现如今这般的地位。想想看,李卫才去世几年,乾隆就给了他这样的评价,可想而知如果此时李卫还在,他的结局轻者降级,重者免官,结局堪忧啊!
不过好在李卫在乾隆朝活得不久,只活了三年就走了,而这也就避免了乾隆日后的清算。
雍正之所以能异军突起,最后登上帝位,离不开四位大臣隆科多、张廷玉、李卫和田文镜的拥戴,但我想如果说雍正年间的重臣的话还可以加上鄂尔泰,他虽然在雍正即位之前并不出彩,但得益于雍正的赏识,在雍正去世时任命他为顾命大臣,辅佐新君。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几个人之间的党争,切实影响到了李卫,进而影响了乾隆早年对李卫的态度。
隆科多从雍正三年就已失势,雍正六年就死在了禁所;田文镜在雍正十年病逝,所以这两位暂且不表。而剩下的张廷玉被乾隆百般羞辱,最终在家忧郁而死,鄂尔泰虽然在乾隆十年逝世时还是荣誉满身,可是十一年后也被乾隆因其侄鄂昌与门生胡中藻之狱,撤出贤良祠。很多人可能会说乾隆对李卫很特别,没有像羞辱张廷玉一样羞辱他,但其实他和鄂尔泰很类似,都是死后遭到了一定的清算。
李卫和其他几位重臣虽然都受到了雍正的宠信,但他们之间却矛盾不断,田文镜弹劾过李卫,雍正不为所动,之后田文镜又转而交好李卫,在李卫母亲死时专门派人持厚礼前往吊唁,结果被李卫赶了出去。李卫又弹劾过鄂尔泰的弟弟鄂尔奇,雍正把鄂尔奇撤职,又表彰了一下李卫,但并没有动鄂尔泰。当时摄于雍正帝压制朋党,他们还不敢表现的太过。等到雍正帝一死,鄂尔泰、张廷玉和李卫就自立门户,互相倾轧。
可是相较于鄂尔泰和张廷玉,李卫长期任职外地,未曾入内阁军机处,所以势力相对弱小。担心遭到鄂尔泰报复的李卫,便上演了一出好戏,跑到雍正灵柩前哭得死去活来,晕绝不能起。乾隆知道他的意思,安抚他努力报国就行,先帝没了还有他在,并且赏赐了他珊瑚朝珠,再赐他的长子李星垣武探花及第。
事实上鄂尔泰在之后也确实不断攻讦李卫。李星垣曾上奏说他父亲:“平日孤身独立,恐不合之人就图报复。”乾隆非常不高兴,专门派人训斥了李星垣,但是也明确指出不合之人就是鄂尔泰。这说明了什么,李卫孤身独立,相比鄂尔泰不结党,而乾隆也明白鄂尔泰在搞李卫。另外乾隆在乾隆五年的一道上谕中还提到,李卫去世时有人奏请将其直隶总督降为巡抚,这背后也有鄂尔泰的授意。
乾隆还提出让李卫纳入直隶贤良祠中供奉,而很快湖南巡抚雅尔哈善就奏请将已故的田文镜从贤良祠中撤出。这看起来两不相干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件事,如果将田文镜撤出贤良祠,那李卫又有何资格进贤良祠呢?所以乾隆没有撤田文镜,而是将李卫纳了进去。
乾隆为何如此偏袒李卫呢?其实关键就在四个字“孤身独立”,说李卫一个亲信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相比较鄂尔泰,李卫确实没行程像鄂尔泰和张廷玉那样遍布朝野的大势力,所以作为乾隆最忌讳的是鄂尔泰和张廷玉,而不是处于劣势的李卫。另外他帮助李卫,其实也是为了搞平衡,如果李卫这样的重臣都被鄂尔泰搞掉了,那岂不是失去了制约吗?所以对于急于寻求庇护的李卫,乾隆自然予以支持,甚至一度依赖李卫一派展开对鄂尔泰派的整肃。
只是兔死狗烹,等到鄂尔泰在乾隆十年病逝后,乾隆爷就用不上李卫一派了,比如作为李卫一派的主力彭家屏,就被乾隆斥责为李卫门下一走狗。而李卫也逃不过乾隆清算的命运,乾隆南巡江南,结果看到竟然有供奉李卫夫妇的花神庙。乾隆非常气愤,说:“李卫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在浙江无甚功德于民,闻其仰皆皇考恩眷,颇多任性骄纵之处。”并且下旨毁掉李卫的雕塑。
好了,我们来复盘一下,李卫和鄂尔泰等几个雍正时期的重臣相互攻讦,而李卫势力较弱,寻求新皇帝的保护,乾隆又需要借助李卫制衡鄂尔泰,所以对其进行了相对的支持。可是等到一切尘归尘土归土后,乾隆又想起了李卫在雍正时期的骄纵之处,便毅然决然的将其雕塑毁掉,进行了报复。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仅次于康熙的皇帝,他在位60年,而且活了88岁,他之所以在位60年,还是主动让康熙的,但乾隆退位后,仍旧把持朝政,嘉庆帝只是个摆设,其实乾隆是个非常自负的人,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他甚至不太看得起自己的父亲雍正。
乾隆继位后,就开始引导舆论,说什么自己的皇位不是雍正传的,而是当年爷爷在世时就看中了自己,而且雍正还是沾了自己的光才得的皇位,这些言论被乾隆加以引导,搞得好像真的一样,而他继位之后,就对父亲雍正做出的事情进行反对。
雍正是个很勤快的皇帝,长年累月工作不休息,而乾隆却偏偏常常玩耍,还下江南去玩,这不是跟父亲唱反调吗?雍正当年打击过许多人,乾隆登基之后,就给这些人平反了,而对于雍正的心腹,乾隆照样看不惯,比如李卫就是这样。
看过《李卫》当官的朋友知道,李卫不太识字,但乾隆皇帝很喜欢他,因为李卫心思单纯,而且对乾隆忠心耿耿,李卫性格风风火火,做事不顾后果,所以他看到哪个官员做了贪赃枉法的事,他就要弹劾,雍正派他去搞盐政,李卫就猛烈抓捕盐贩子,完全是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因为李卫做事认真负责,所以得到雍正嘉奖,而且雍正本事也是个热血汉子的性格,李卫很对他的胃口,李卫因为功劳获得赏赐,他就把这些赏赐放进仪仗队里,经常上街招摇,雍正知道就批评他,说他太招摇,李卫反而解释说自己是在宣扬皇恩浩荡,雍正也就不予追究了。
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了,乾隆登基之后,李卫算是换了新主人,可他仍旧我行我素,乾隆二年他还上书弹劾诚亲王,说诚亲王跟老百姓争夺一块地,第三年他有弹劾大臣朱藻,对于这两件事,乾隆不置可否,可李卫偏偏是一根筋,脑筋不动转弯的,依旧按照自己的性子来。
乾隆三年,即1738年,李卫去世了,后来乾隆游江南时,发现在西湖花神庙中,竟然有老百姓跟李卫立了神像,还有百姓给他供奉香火,乾隆一看就生气了,批评道:\"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于是乾隆下令把李卫的像拆除了。
其实李卫的像又不是自己立的,是他死后老百姓纪念他的恩德立的,这并不能怪在李卫头上,可乾隆就是看着李卫不爽,这或许是跟李卫的性格有关的,幸亏乾隆继位第三年李卫就去世了,否则的话恐怕李卫在乾隆手下吃不到好果子,你觉得呢?
剧中徐峥饰演的李卫是个市井小混混,整天吊儿郎当,无所事事,因为一次误打误撞救了雍正,结果走上了仕途。
其实真实的李卫与电视剧中的截然不同,李卫出生于徐州丰县,与刘邦的故乡沛县是邻县。与刘邦一样,李卫是一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人,但与刘邦不同的是,李卫家境富裕,是个妥妥的富二代。
当时,清朝有一种捐纳制度,说白了就是花钱买官,李卫父亲眼见儿子整日游手好闲,怕他惹出大麻烦,于是就花了大价钱给李卫捐了一个官—五品员外郎。
李家花了多少钱呢?六千四百两银子,换算成现在相当于60亿元人民币,真是出了血本了,李家真是巨有钱啊!
既然这么有钱,还当官干嘛呀!可能就图个新鲜吧!
然而,李卫还真是个当官的料,他做官不贪不占、不偏不倚,话说回来,他家里有的是钱,还需要贪吗?
后来,雍正派李卫到江浙一带查处买卖私盐一案,结果李卫不负所托,三下五除二就全部的犯案人员抓获了,获得了雍正的交口称赞,职位连连升迁。
雍正之所以重用李卫,主要看重了他身上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不畏权势的特质,这在大染缸一样的清朝官员系统中,着实难能可贵。
乾隆继位之后,李卫继续担任直隶总督,期间还处理了亲王私占民田之事,因为处理得当,还获得了乾隆的嘉奖,后来李卫还弹劾了两位腐败高官。
乾隆三年,李卫因病去世。
但李卫死了之后,乾隆做了一件事,令人心寒。
这天,乾隆到了杭州西湖游玩,发现西湖边有一座神像,上书湖山神位。乾隆走进一看,原来是李卫的。乾隆大发雷霆,说了句:
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并下令将神像拆除。由此可见,乾隆对这个前朝重臣还是不怎么待见的,还好李卫死的早,否则日子也不会好过的。
谢谢朋友邀请!
李卫在乾隆三年(1738)时候因病去世,年五十一岁。君臣相处时间太短,所以乾隆也没有把李卫怎么着。
据历史资料记载,在李卫生病期间,乾隆皇帝曾亲派御医去给他问诊。在李卫去世以后,乾隆皇帝又对其哀悼说:
“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卫能在乾隆朝能功成身退,并的到乾隆皇帝的褒奖,也算是得到圆满的结局。
雍正皇帝继位后,迫切需要敢说敢作,大公无私的官员帮助自己做事。恰好李卫就是刚正不阿敢说敢言的性格,做事认真,清正廉洁的做事态度深得雍正的宠信。在雍正朝的十三年间,虽说得到的官职是花重金捐献而来,但他在基层的生活经历为做官提供很好的历练,由于他办事深得雍正皇帝的欢心,曾先后做过浙江巡抚和直隶总督,并受到百姓的爱戴。
李卫之所以受到雍正皇帝的独宠,是因为一个刚好需要,而李卫正好是对接上,所以两人相处任洽。
但到了后来,乾隆皇帝继位以后,也就是两三年的光景,李卫因为积劳成疾病死了。都知道乾隆皇帝是个自恃清高的人,还特别自负,他对自己老爹雍正没有对他爷爷康熙敬重,凡事都向康熙看齐。对待他老爹遗留下来的宠臣,后期乾隆都打压或降职获罪;而他老爹处罚的犯人呢,乾隆或选择释放,或又封官任用。
乾隆皇帝和他老爹还有不同点,雍正皇帝登基以后几乎每天都在工作,而乾隆则是三番五次下江南游山玩水。说起乾隆下江南时候还发生件特别的事,就是和李卫有关系,据说在乾隆在旅行的路上发现有民间百姓为李卫夫妻修建神像祭拜,乾隆知道此事后很震怒,并命人销毁拆除。从此可以看出以李卫耿直的性子,要是和乾隆君臣在相处几年,在遇到和珅这样的谗臣,能不能明哲保身就很难说了。
我是微风之语,分享有趣的历史故事,如果你也喜欢,一起探讨交流!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