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100多年了,现在还有人在守皇陵,谁给他们发工资?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设立了守陵人的职务。据说当年项羽火烧阿房宫之后,准备带
众所周知,清朝是满族人,其发祥地是在今天辽宁省一带,清朝最后入关统一了中华大地,并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在整个清朝276年的历史中,共有11位皇帝,而清朝的皇陵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入关前的盛京三陵,一个入关后的清东陵和清西陵。
盛京三陵位于今辽宁省沈阳市,三陵即福陵、昭陵、永陵,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叶赫那拉·孟古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永陵内安葬着努尔哈赤的祖先及他们的福晋。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下属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有15座陵墓,包括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慈禧太后定东陵、慈安皇太后的定东陵及其它皇后、嫔妃、公主、王子等的陵墓。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帝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光绪帝的崇陵、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
管理清朝皇陵的部门有内务府、礼部和工部。并且在皇陵当地设置有专门的机构,如清东陵有东陵承办事务衙门,设置总管事务大臣一名,由马兰镇总兵管兼任,马兰镇总兵管是清代直隶绿营的五镇总兵官之一,驻地在今河北省遵化市,东陵承办事务衙门下设管理机构和保卫机构。
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的维护,接待,修缮,清扫等相关工作,而保卫机构则负责日常的皇陵内外安全保卫工作。这是清朝还存在的时候,清朝对皇陵的管理。
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退位前与民国政府签署了协议,其中有一个内容就是维护清朝皇室陵墓,清朝之后就灭亡了,而民国又处于混战阶段。
清朝灭亡后,那些原来负责维护皇陵官办机构就不存在,但仍有一些人守护在皇陵,这些一部分是满清皇室成员,陵墓中埋着就是自已的祖先,另一部分人是满清贵族自掏腰包花钱请来的守陵人,负责打扫卫生,看陵之类的简单工作。
原本国民政府要负责维护皇陵的,但国民政府由于内乱,一时没有时间来管这些,于是在1928年就发生孙殿英盗墓的事,此事发生被披露后,引起溥仪及满清皇室成员的极大不满,向蒋介石告状,这才引起国民政府的重视,因此加强了陵墓的管理。
说是加强管理,也不过是国民政府花钱雇一些人来负责简单的打扫及防卫工作,再加上皇陵原本就是有一些满清的皇室后裔在维护,这些人的费用也是由国民政府出钱,而这些守陵人为了守陵,也基本上在陵墓附近安家,形成一些村落,然后子承父业,就算没有继承父业,由于陵墓本来就在村子附近,也有义务负责维护。
当然国民政府付给这些守陵人的钱也只是断断续续的,这些守陵人一是因为家就在附近,二是因为战乱,因此就在陵墓附近开荒种地,养活自已,同时负责维护皇陵,就这样世代形成一个习惯,维护皇陵的习惯,国民党败逃后,这些皇陵的管理就由新中国负责维护了,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直到现在。
皇陵是皇上和皇上亲人的陵墓。
皇上是尊贵的,受命于天,是真龙天子,享受很多的特权。皇上说话不叫说话,叫圣旨;皇上的身体不叫身体,叫龙体;皇上的开口不称我,称朕;皇上高兴了,叫龙颜大悦;皇上生病了,叫龙体欠安;皇上床榻之事也说的非常高大上,叫临幸,宠幸。就是皇上蹬腿了,也不叫死,叫驾崩。
皇上活着生杀予夺,荒淫无耻,穷奢极欲,死了也无比荣光,永垂不朽。凡人死了,挖个坑埋起来就算了;要是遇到灾荒年,用了草席一卷扔到路边喂狗。
皇上可不行,皇上喂狗,狗也不敢吃。狗一看腿也发抖,因为那不是人,是龙啊。
所以皇上驾崩了,不仅要举行全国哀悼,要举行隆重的葬礼,还要修筑规模庞大的陵墓。有的皇上从娘肚子里刚出来就开始造陵墓,一直修到死都没有完成。可见,陵墓比皇上的皇宫都豪华。
过去的人都迷信,认为人死了只是肉体不在了,灵魂依旧存在,皇帝更是虽死犹生。所以皇上死了也要风流快活,享尽荣华。因此,皇上死了,都要极尽奢华,弄无数的奇珍异宝,还要有美女殉葬陪侍左右。
殉葬制度一直断断续续的延续了两千多年,到了明英宗的时候,被废除了。清朝入关后又死灰复燃,到了康熙时候才又被终止。
皇陵里不管有没有女人,金银珠宝是无穷无尽的。所以,盗皇陵也成为古今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的致富捷径,皇陵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百万富翁。
这样一来,皇帝心里非常纠结,死的时候想随便陪葬,但死后又怕盗墓。为此皇帝们绞尽脑汁,防止盗墓。
有的皇帝建造在河床上,建造之前先把河水改道截流,修好之后再恢复河道,这样还嫌不安全,最后把参与施工的工匠全部干掉。尽管如此,坟墓还是会被发现,麻雀飞过来还有个踪影,何况那么多人在那里折腾了多少年。再说知情的人被杀,参与灭口的人不会不知情,谁又来灭他们的口,总不会皇上亲自动手吧。
还有皇帝修建了几十座假陵墓,来以假乱真,保护真陵墓。但经不起岁月绵长,执着的一代代盗墓贼一个个挨个偷。
一个朝代正常统治的时候,国家财政有的是钱,派多少人守护都不是问题。何况盗墓人都是见不得阳光的蟊贼,偷偷摸摸、不敢光明正大,更不敢武装盗墓。所以,象征性地派出一支小规模的兵力就可以了。
一个王朝兴盛的时候,守卫陵墓的事情好说,也没有人敢在皇帝陵墓上动土。可是当一个王朝终结的时候,前朝的陵墓不是被反叛武装给提前挖了,就是给后来的征服者给派人刨了,或者是给盗墓贼给光顾了。
清朝灭亡后,民国就出了个盗墓贼,这个盗墓贼可是史上影响力最大的盗墓贼——大军阀孙殿英。1928年7月。,大军阀孙殿英因为没有军费,部队揭不开锅了。不知道是谁出的馊主意,想起了盗取东陵。孙殿英一声令下,全副武装的军人就直奔东陵,革了老佛爷慈禧的命,连慈禧的裤子都扒了,据说人家的内裤是金丝编织的。
清朝统治时期,针对关外三陵和东、西陵都有皇陵保护方案和守陵人,关外三陵距离京城最远,还专门组建有一个叫“三陵总理事务衙门”的机构予以妥善保护,守陵管理人员一般是皇室子弟亲自担任,这部分皇室子弟可能是由于犯错或其他原因受到排挤,分配到这种工作,虽然远离朝廷中枢权力,至少也远离是非,且有稳定的薪俸,保证日常生活无忧。
大清灭亡后,民国优抚条款力的银两经常断供,京城皇族的开销都大为节省,各处皇陵的守陵管理人员都断了炊,人心不稳。如果队伍稳定,孙殿英也不会那么胆大妄为。
慈禧盗墓事件发生后,海内外舆论大哗。满清遗老遗少和慈禧后人在国内国外报社鸣冤叫屈,血泪控诉。
都说入土为安,逝者为大。虽然满清统治者前期做尽坏事,但最后的清帝逊位符合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没有造成大规模伤亡,再加上中国人也是有道德底线的,不能打扰侵犯死者。于是在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宣布派人守皇陵。守皇陵的人数在150人左右,担任守卫工作的人一部分是从军队调来的,一部分是招募当地的农民(很多也是祖辈守陵人),这样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他们的薪水由国民政府负责,每个月10块大洋,相当于一个保长的工资水平。每个守陵人还有生活补助,过年过节还有福利。
除了政府出资招募的守陵人,陵墓周围还有不少前朝守墓人的后代,他们早就在这里结庐居住,繁衍百年,是为了维护祖宗尊严,自费轮流在这里守护,那也是祖宗的遗训。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国务院专门成立了清代皇帝陵墓保卫机构——东陵文物保管所,在对皇陵进行守卫的同时,还对每个陵墓进行了修缮维护。
1961年3月4日,清东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后,清东陵文物保管所也升级为清东陵文物管理处。该机构是事业单位,在这里上班的自然都是事业编制,工资由国家财政负担。
中国文化中,对于生死之事,都是非常看重的。虽然有一些比较另类的很不在意生死,但对于帝王来说,生死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帝王对于自己的坟墓,以及死后的事情,也是非常看重。于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出现了,那就是守陵人。
在史料中记载,汉高祖刘邦曾经安排二十户人家,为秦始皇守陵,这些人享受着国家的补助,虽然日子过得比较无聊,但子子孙孙都算是有了一个正儿八经的职业。这些职业,也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自然也没有什么人骚扰刁难。因此,这种守陵的工作,并不太差。
当然,另一种守陵人,比较悲催,那就是被贬谪的人,一些朝廷命官,犯了事,被贬去守皇陵。这些人自然不如前一种御封守陵人自在。
还有一些守陵人是自发的守陵人,比如明朝末年的名将袁崇焕,他死后,他手下的一个谋士冒死收敛了他的残骸,暗自安葬,然后让自己家人世代守陵,一直到现在。
回到问题中,清朝守陵人,大部分像是第一种,全都是御封的守陵人,这些人世世代代都会为皇族守护陵墓。除了日常的维护以外,还要保证坟墓不会被盗墓者光顾。但当清朝灭亡之后,守陵人的地位就变得非常尴尬。
一般而言,这些人在长久的生息繁衍中,会形成一个家族,或者说在陵园的周围,形成一个村落,而他们,也从单纯的守陵人的身份,变成了普通的村民,而他们的工作,也从日常维护皇陵,防止盗墓,变成了耕种,完成普通农民需要做的工作。
很多守陵人的后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祖上是守陵人。即使有所了解,也不会了解的很多,在一些重要的祭祖节日中,这些守陵人的后裔,也不会像他们祖辈那样,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而顶多是按照祭祖的仪式,做一些简单的祭祀。
还有一些守陵人的后裔,也成为新的守陵人,当然,这些主要是一些已经规划为皇家陵园,或者是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人的后裔,会作为其中的维护管理中的一员,来进行自己祖辈的工作。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守陵这种职业已经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尤其是对于守护皇家园林方面,很少有人再会想到祖辈的一些故事,以及他们身上肩负的神圣而且神秘的职责。守陵人,也只成为一个传说。更像是一种图腾或者是纪念,从而远离现实的生活。
说到守陵人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他们还是非常的辛苦的,但是如果在清朝的话,这个守陵人还是非常的给力的,其实是很幸福的一件差事,但是到了大清灭亡了,这些守陵人还存在吗?如果存在的话,他们的工资谁发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再一起揭秘分析看看吧!
守陵人守的是一种信仰,守的是一方祖辈先人。清朝没有灭亡的时候,工资肯定都是清政府发放。那么清朝灭亡之后,为何仍然还有守陵人?他们的工资谁给发?
清朝守陵人——守的是一方信仰
其实守陵人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设立了守陵人的职务。据说当年项羽火烧阿房宫之后,准备带人去挖了秦始皇的坟。
没想到半路被守陵人阻击不说,甚至还出现了白起还魂的情况。据说后世守卫秦始皇陵的是蒙恬的后人,之后由于战乱,渐渐的也消失了踪影。那么清朝的皇陵怎么回事?
清朝刚入关的时候,在关内还没有陵墓,只有关外的三个祖陵,即福陵、昭陵、永陵。埋的分别是太祖、太宗和四个远祖,其中建造最早的是埋有四个远祖的永陵。
永陵建立的时候,当时还没有清朝,不过他们已经设立了守陵人的职业。主要是由爱新觉罗氏来担任,一直传到清朝入关之后,变成了守卫三个陵墓的工作。
他们平时的主要工作并不仅仅是看守陵墓,毕竟当时清政府地位在那里,也很少有哪个不开眼的贼会去盗墓。主要是负责另外两项工作——祭祀和运转。
因为古人认为祖先有灵,后世子孙希望能够得到祖先的保佑。于是在每年的特定季节,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祀。因此就需要有特殊人员提前准备,所以说规模最大的时候,清朝有3000多名守陵人。
清朝康熙年间,甚至还在永陵设置了总理衙门。而且官职设置合理,分工非常的明确,因此也保障了多次祭祖的工作。后来关内也有了陵墓,比如清东陵这些地区也多了守陵人的职业。
不过相对于关外的守陵人,关内的守陵人似乎只是把他们当成一种工作。因为关外的守陵人基本上都是世袭,对他们来说守陵是一种荣耀。即使没有工资,他们也都会一直做下去。
守陵人的工资谁来发?
当然在清朝的时候,守陵人的工资基本上都是由清政府发放。不仅仅是工资上面有优待,而且其他方面的待遇也非常不错。
比如说自从清西陵建立之后,清政府就在此地设置了七八个不同分工的衙门。小到每一个点,都有着对应的工人。比如说面匠、糖匠、酒匠等等无比琐碎的东西,都会有专门的衙门特殊管理。
基本上这个人干什么工作,一辈子都是这个工作了。甚至有可能到了后代,都会延续这种工作。而且搬过来的守陵人,都会被分到一处三分三的小院(宽×长),这也是一亩三分地的由来。
而且为了方便子女的教育工作,清政府甚至在此地设立了学校。除了和正常满族私塾一样的满汉双文,他们平时还需要学习有关于祭祀的很多东西。毕竟他们成年之后,需要接任祖辈的工作。
由于他们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再加上平时工作也不多,因此养出来了一大批的懒汉。除了祭祀的时候之外,平时都是非常清闲。这些人没事遛遛鸟、喝喝茶,可谓是非常快活了。
而且这些守陵人的后代,一出生就要被上上户口。因为上了户口之后,享受的可是朝廷7品官的待遇,也就是现在的正处级。有了户口之后,就要享受国家的各种补贴。
后来清政府灭亡之后,有关于守陵人的管理越来越混乱。不过仍然留下来了一批人,负责守陵工作。再加上当时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签订的条约,原先清政府的很多开支,都是由民国政府来买单。
所以这个时候的守陵人,他们的工资都是由民国政府发放。不过相对于清朝没有灭亡之前,工资则是要少得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干这种工作。
后来他们为了生计,有一段时间给溥仪写过信,希望可以开发一部分的陵墓地,当然不是挖坟,就是在上面种地。再过分一点的,竟然监守自盗,倒卖陪葬品。
虽然不是非常珍贵的陪葬品,毕竟比较珍贵的都在里面,不过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再加上一些陪葬品外流,吸引了一大批的盗墓贼。到了孙殿英偷盗清东陵的时候,守陵人只有几十人。
据说如今竟然还有守陵人,不过也只剩下了几户人家。他们的工资没有人会给他们发放,支撑他们的也只不过是一种信念。
谢谢邀请
“守陵人”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很神秘的,毕竟这个行业不常见,我们普通老百姓也不盗墓,最早一次听说“守陵人”是看孙殿英盗墓的时候,他用枪赶走了守陵人
谁给守陵人发工资,他们如何生活,要分三个时期
守陵人在清朝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该制度不仅规定了什么时候干什么事,还有该事件的规格,标准等,这么看的话,“守陵人”属于公务员,而且地位不低,毕竟皇帝更加害怕自己的陵墓被盗,所以守陵人就得找自己宗族的人世袭(估计是想着同一个祖宗,不会干进不了祠堂的事)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守陵人属于比较高级,有编制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这类人当然是清政府发工资,而且待遇不低(守陵人的子女,一出生便报户口,即刻享受七品待遇)
清朝灭亡时,清朝皇帝退位协议里有一条规定,就是民国政府必须派人保护皇家陵园。相信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专门的人来负责这件事,但时间长了,民国战乱不断,这条规定也就也就没有什么功效了
至于之后还有人守护,可能是因为清朝刚刚灭亡,还遵循古法;也有可能是,天下大乱,跑到外面还不如留在陵墓,至于怎么生活,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地取材”的吧
到现在还有人在守陵,可能就是一种信仰了,而且,现在守陵也没什么忙的,以前的大小祭祀没有了,也不用担心被盗,就是得时不时去看一下,生活来源应该是纯靠自己种地或者打零工了(不能离开该地区,估计年轻人没人乐意去)
总结一下:稳定的现代社会,守陵人作为一个古老的传承,是该到了完成它历史使命的时候了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挺对,就关注转发一下呗!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不对,就留言讨论一下呗!
清朝的皇家陵寝分为三大地点,第一处是关外四陵(或者三陵),沈阳、辽阳附近;第二处是清东陵,在河北唐山市遵化市;第三处是清西陵,现在河北保定市易县。
关外三陵是谁在守护皇陵?
关外四陵,也有很多人称作关外三陵,分别是努尔哈赤的福陵,皇太极的昭陵,努尔哈赤的祖辈永陵,其实努尔哈赤的祖先和兄弟、子侄原来埋葬于东京陵,在现在辽阳,1624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后,将祖辈、兄弟、子侄的墓葬于此,称为后金祖陵,又称东京陵。1654年,顺治皇帝将努尔哈赤的祖辈等迁移到永陵,此处留下了舒尔哈齐(努尔哈赤弟弟)、穆尔哈齐(努尔哈赤弟弟)、褚英(努尔哈赤长子)、达尔差(穆尔哈齐儿子)等四座陵寝,地位较低,1988年称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努尔哈赤福陵鸟瞰图)
清朝时期有专门的部门管理这些陵寝,关外三陵在盛京将军下设三陵总理衙门负责管理三陵事务,下设总管衙门和掌关防衙门,总管衙门是武职部门,负责三陵的安全事务,掌关防衙门负责定时祭祀事务。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仍然受到很好的保护,守陵人大多都是父子相承守护陵寝,很多人居住在附近,保护的比较好,民国东北地方政府给与了优厚待遇,但是民国时期也用不了那么多的守陵人,很多人自谋生路,留下一小部分人看管陵寝。1924年,地方政府接管关外三陵,并以福陵和昭陵为中心,建设了公园,由国家管理,一直延续到现在。
由于远离战争的中心,关外三陵得到很好的保护,政府很早介入管理,到现在仍然有清朝皇室后裔定时祭祀,他们基本没有工资,多是清朝皇室家族成员筹款进行祭祀,保护陵寝由国家负责。
清东陵和清西陵是谁在守护陵寝?
清朝统治时期,分别设置了东陵承办事务衙门和西陵承办事务衙门,配置有军队保护陵寝,也有专门的维护人员和祭祀人员,归内务府管辖,这些都是清朝政府负担。(唐山清东陵景色)
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根据《清室优待条件》中规定:
大皇帝辞位之后,其皇室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共和国选设卫兵妥慎保护。
也就是说,中华民国负责出兵保护清朝皇帝陵寝,祭祀的事情由国家和清朝皇室负责。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重新规定了《清室优待条件》,溥仪被赶出了皇宫,其中第四条规定:
清室之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
溥仪在1917年短暂复辟,此后待在紫禁城内的他不甘心,经常和一些遗老遗少以及外国人勾结,企图复辟登基为帝。溥仪和民国政府交恶后,民国政府逐渐撤走了守卫清东陵和清西陵的少量保护部队,守卫皇陵的责任落到清朝皇室自己头上,少量的守陵人主要是原来的守陵人承担,费用由原来的清朝皇室筹款给守陵人看管,没有钱和利益谁也不愿意守陵。(清西陵景色)
国民政府由于战乱,守陵军队也就撤走了,这才导致孙殿英利用军事演习的幌子盗取清东陵,此后,清朝关内的陵寝陆续遭到盗掘,失去政府军队的保护才造成这样的恶果。
新中国建立后,关外三陵由于早就划归政府管理,地方政府也就接管下来管理,负责都是国家人员,清朝皇室后裔只是负责祭祀事务。而在河北境内的清东陵和清西陵,新中国政府并没有马上接管,暂时还是由极少的守陵人看管,都是定居在附近的人,大都也没有工资。国家派出考古研究人员考察清东陵和清西陵,1952年成立东陵文物保护所,接管清东陵,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成立西陵文物保护所,政府接管清西陵,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清东陵守陵人照)
民国时期清东陵和清西陵的守陵人没有多少经济来源,很多帝王陵寝地面建筑原来富丽堂皇,用料考究,这些装饰东西民国期间逐渐都丢失了,也不知道是谁干的,大家可以自己考虑一下。新中国政府接手后才改变这一状况,并着手修复陵寝的地表建筑。
附注:溥仪陵寝在哪里?
溥仪(清逊帝)1967年去世后,最初安葬在北京八宝山。1995年,清西陵的工作人员说服了溥仪的妻子李淑贤,将溥仪迁葬清西陵,是当初溥仪登基时就选定的陵寝地点,距离光绪皇帝崇陵围墙200米,皇后婉容和贵人谭玉龄伴随左右。
守陵人除了工资收入之外,皇家陵园一般都有各自的产业来维持日常花销。清朝灭亡之后,守陵人的工资是没了,但是那些产业还在,这些产业足以维持这些守陵人的日常花销。比如清陵有相应附属的土地千顷,守陵人自己种田足以自己养活自己。
在古代守陵人的收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政府发的工资,当时能够有机会守皇陵的都不是普通人,他们往往都是大内侍卫,然后被派去守陵的,而他们的长子则会在成年之后顶替他们的位置继续干守陵人,也就是说守陵人实际上就是一种世袭的政府职能机构。各朝政府对待这些守陵人都有非常丰厚的赏赐以及恩宠,比如,守陵人的后代除了长子必须继承守陵人职位之外,他们的其他子女都可以到皇宫里任职。当然,清政府灭亡之后这种所谓的恩宠与赏赐就没有了。
第二种收入来源就是皇家陵园自己的产业,这种陵园产业制度是曹操设立的,曹操在临死以前就算到王朝早晚会灭亡,朝廷肯定是无法一直拨款的,所以当时的曹操就设立了相应的陵园产业,比如各种良田跟桑园,守陵人可以种田自己生活,桑园养蚕织丝绸。也就是说,守陵人是最早的承包到户。
我的家乡就在清东陵陵区的河北遵化东陵乡,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我的祖太爷就曾是守卫东陵的绿营军官(归马兰关总兵管辖),在慈禧来东陵谒陵时还见过慈禧太后,这样说来也算是守陵人。先简单介绍一下清代守陵人的历史(以清东陵为例):
清代东陵的管理保护机构主要有兵部、内务府、礼部和工部四个体系,陵寝的安全保卫由马兰关总兵官负责,日常祭祀管理维修由设在马兰峪的东陵承办事务衙门负责。所有人员都是由国家供养。
⒈兵部,东陵兵部负责陵区内外的安全保卫,八旗兵进驻各陵寝负责陵区内的保护,绿营负责陵区外的保护,整个东陵有1200多人的八旗官兵。
⒉内务府,当地人称“内府”,主要负责制作祭品,支领祭祀用的金银器皿,开启隆恩门及打扫地面,管理树木,请送神牌等等日常祭祀事宜。总人数大概为1100多人。
⒊礼部,东陵礼部主要负责供应制作祭品的原料,如糖、油、面、酒等等,管理金银器皿库房,主持祭祀仪式焚化纸锞等。总人数为1600余人。
⒋工部,设在陵区南的石门镇,主要负责陵寝建筑的日常维修,制作祭祀用器皿及焚烧用各式纸品等。
配图:裕陵最后一任翼长阿和轩
配图:1945年美军航拍慈禧慈安定东陵,画圈处为清代陵寝内务府人员居住区
以上简单介绍了清代时东陵的保护管理机构即清代守陵人,清朝灭亡后,这些守陵人没有了经济来源,基本上都开始在当地以种地为生。下面正式介绍一下现在东陵的保护情况,即所谓的现代“守陵人”: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9月29日成立了专门的清东陵保护机构清东陵文物保管所,陆续对各陵建筑进行了修缮,加强了陵区内的管理。1961年3月4日清东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陆续开放慈禧陵及裕陵地宫供游人参观,此后清东陵文物保管所也升级为清东陵文物管理处,2000年11月30日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的清东陵保护机构是2010年10月28日成立的清东陵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由保护区管委会监督管理清东陵的保护工作,制定了清东陵文物保护规划,具体管理保护事项由文物管理处负责。文物保护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2015年国家拨款7.1亿元用于清东陵的大修工程。
综上所述,现在的“守陵人”都是拿工资的公务员,就连具体到每个陵寝的警卫保护人员也都是一样,当然可能有一些合同工或临时工,所以现在的“守陵人”就和我们工作上班一样,只不过他们的工作就是保护陵寝文物而已。
最后说说生活在陵区的清代守陵人后代,他们现在早已不在看守皇陵,只是生活在陵区内,种地务农外出打工,或者在景区内开农家院做点小生意,仅此而已。
最后两张图片来自清东陵保护区公众号。
谢谢邀请!
守护皇陵,在古代是一件非常荣耀的职业。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这样一句话:“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说的就是汉初五陵附近,居住的都是富裕人家。虽然五陵少年不见得都是守陵人的后代,但豪门贵族出五陵,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到了清朝,皇陵有点复杂。入关之前就已经亡故的努尔哈赤与皇太极,葬在如今的沈阳,加上他们的祖陵,被称为关外三陵。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世祖与第二个皇帝圣祖皆葬在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称东陵。到了第三个皇帝世宗,独辟蹊径,把陵寝选在了京城西南的河北易县,称西陵。于是,清皇陵一改过去列朝的昭穆制度,高宗、文宗、德宗相继葬在了东陵,仁宗、宣宗、德宗先后葬在了西陵。这样,清皇陵就分为三处了。
清帝退位前,守护皇陵的都是八旗子弟。一个皇陵,最多时守卫多达三千多人。他们待遇优厚,身份显贵。工资一般为内务府或转交总理事务衙门来发,且子承父业。到了一九一二年,清朝灭亡后,由于民国政府与满清皇室签订了协议,负责保护和维修清室皇陵,所以一段时间以来,守陵人生活无忧。
可自从孙殿英盗掘东陵,又加上军阀混战和日寇入侵,守陵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没有人为他们发工资,至多只是皇室后裔捐些钱来,维护这些人的正常开支。所以,他们大多在陵区内辟地种粮,赖以养家糊口。
到了现在,清帝退位已有百年历史,仍有一些人还在担负守陵的任务。东、西陵区附近都有一些满族村,这些村子里的村民大都是守陵人的后裔。他们仍以守陵人而自豪,以自己身上流着旧皇族的血液而骄傲。所以,他们为自己的信仰,为了心中那份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而守护着祖先的陵寝。
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一项能养家糊口自己技能。比如为古代建筑描绘彩釉,修复古建、庙宇。由于清皇陵属于名胜古迹,有些人也能从众多的游客身上得到些回馈。或者,陵区的管委会分配给他们一些工作,挣取政府的工资。总之,这些人如今生活虽比不上王朝时期的奢华,但衣食还是无忧的,更重要的是如今他们生活中没有从前那么多的禁忌,精神上得以放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清朝距今灭亡已经有100余年时间,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也死了50多年。
溥仪刚死的时候埋葬到了八宝山,后来考虑到各种原因,又将溥仪改葬到清西陵隔壁,也就是现在的华龙皇家陵园。
尽管清王朝已经灭亡100余年,但在这些清朝皇陵里面一直都有守墓人。
当年溥仪宣布退位之后,清朝也算是正式结束长达200余年的统治。
溥仪退位之后清朝皇族还是得到了民国的优待,与之签订了诸多的条款。
比如民国政府每年要给皇宫的这些皇族人员400万元的生活费用来维持皇宫的生活日常。
溥仪也可以继续住在皇宫之内,宫女和太监同样各司其职,溥仪在皇宫内还可以按照以前的礼仪制度来祭拜祖先等,同样民国政府还要担负起对于清朝皇陵的保护管理工作。
所以在清朝刚灭亡的时候,守墓人的工资相当于是民国政府发放的。
等到后来溥仪被赶出皇宫,也就是军阀混战时期,皇陵虽然已经到了被军阀盗掘挖取财物的局面。
但在此期间,皇陵还是有守墓人的,他们的工资一般都是有这些皇族后人来出钱发放,让这些守墓人打扫陵园,或者说进行一些简单的修缮工作。
在局势稍微稳定一点的时候,当地政府也会想办法凑集一批资金用给发放给清朝陵墓的守墓人。
尽管当时天下比较混乱四处战争,但此地仍没有断过守墓人,因为皇陵所在地区的土地还有陵园内的一些树产收入都是归守墓人所有。
而且有些皇室后裔时不时的会过来祭拜祖先,给他们多少发一点钱,所以即便当时没有人发工资,从事守陵人工作也要比给地主家打长工要自在一点。
因此,在当时皇陵守墓人是一个不错的工作,很多人都是子承父业或者代代相传。
等到抗日战争胜利,国家内部情况稳定之后,先是有皇族后裔出钱对陵墓进行了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文化保护部门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再次进行修缮改造。
这个时候的清朝的各大陵园已经是被列为了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强了陵园内部的管理。
而且所有的管理也越来越制度化、规模化,所以守陵的工作自然由有国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所负责。
而至于以前那些代代相传的守陵人或者是后代,他们或是从事保护陵园的维护或者保安工作,又或是自逐渐转型从事其他行业去了。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