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在整个大青岛的布局中,胶州并不是先头部队。
往前追溯10年至今,最早是李沧,后来是西海岸(黄岛区),再后来城阳(红岛)和即墨。
李沧区是青岛北部战略的第一板块,城阳板块和即墨板块都是北部战略的延伸。
现在,随着红岛开发步伐步入常规,与之相邻的胶州自然而然的就迎来了下一个契机。而胶州以南,则是未来可以比肩青岛核心城区的西海岸,在西海岸和红岛之间,胶州成为链条当中重要的一环。
胶州板块的真正发力和崛起,是青岛新的国际机场确定建在胶东以后。
胶东,是大青岛架构的必然选择,也是大青岛架构中最耀眼的明珠,这颗明珠的光芒将辐射整个山东半岛。
?
也因此,未来,胶州的发展潜力不会逊于城阳和即墨。
2014年10月11日,青岛新机场获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至此,胶州才真正跟上了大青岛发展的步伐,并且开始在其他版块之后迅速发力,成为青岛环湾发展的重要一极。
和老胶州人聊天,总会叹息当年胶州决策者的两大失误:一是现在的即墨服装批发市场;二是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据说这两个项目当年最初的选址都是在胶州,因为决策原因,最终一个去了即墨,另一个去了城阳。--这个传言是否属实,笔者未经证实,不敢妄加评论。
但是从这些传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胶州市民对于过去30年以来胶州发展的不满,同时也折射了在过去的这些年间,胶州缺少一些能够支撑民生、经济和心理预期的重大支柱性项目。
好在,最终我们没有错过胶东国际机场这个可以让胶州成为未来50年青岛乃至山东半岛核心区域的重大项目。
这是胶州这座城市的机遇,更是每一个胶州人之福。
过去两年,“胶东国际机场”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从胶州人在线发布的文章来看,无论从阅读量还是评论量,只要触及到这个词,总会引起特别的关注。
当然,在我们公众号后台,也会收到大量关于拆迁、补偿等等问题的吐槽,也有一些人紧盯在自家的利益得失上,来看待家园的“失去”。离开从小赖以生存的土地,让人情感上难以割舍,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也确实应该感谢胶东人民为了胶州更加美好的未来所作出的“牺牲”和奉献,没有他们的配合,也许胶东国际机场的建设就不会这么完美推进。
但是,笔者想说的是,胶东人民何尝不是遇到了一次人生的转折呢?人的一生中没有几件事可以改变命运,而机场建设这件事,确实是时代带给我们的改变机会,眼前的利益和宏大的格局以及未来给子孙所带来的生活变化相比,这就是一次百年难遇的“史诗式”跨越。
胶州市市长孙永红在2017年新年致辞中说:一年来,四大“国字号”平台龙头高昂,腾飞之翼壮丽启航。
四大“国字号”指的是: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国家级示范物流园。
毫无疑问,这四大国字号的崛起,将托举胶州板块迅速抬升,也是支撑笔者对于未来胶州发展的基石观点。而这些板块的核心全部都是围绕“胶东国际机场”这个点展开。
这是胶州腾飞的发动机,更是青岛下一站:胶州站的“站牌”!
那么,在驶向胶州的这一站中,有哪些方面会给胶州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1、交通升级:自古胶州便是胶东半岛的门户口岸,现在,这个位置重新回到了胶州。以胶东国际机场为核心点,济青高铁、青连铁路、济青高速、机场高速、地铁8号线等工程结成蛛网式立体交通,成为青岛交通当仁不让的新口岸。
?
济青高铁:胶州段已移交建设用地32.24公里,施工全线贯通,共完成征迁补偿9亿元,完成率98.9%,征迁进度排在青岛各区市前列。胶州北站将增至1万平方米。车站建成后,济青高铁、青连铁路和地铁8号线等轨道交通线路均在此交汇,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青连铁路:客线一期工程1.4公里已完工,二期工程13.1公里完成征迁补偿1.4亿元,完成率88.5%。在设计对接方面,接轨点北移至云溪河以北;预留营海站客运条件;增加青连济青联络线,青连铁路车辆直接进入机场站和胶州北站。
济青高速:胶州段全线施工基本贯通,拨付征迁补偿资金2000万元,完成率99.5%。在设计对接方面,马店立交由单喇叭互通立交设计改为双喇叭互通立交,上跨胶平路宽度由原来的12米拓宽至32米;在跨越大沽河桥南侧增加12米宽辅桥一座;对91处穿越农村公路的济青高速桥涵进行升级改造。
新机场高速:立项、环评、稳评等工作已全部完成,预计年内开始征迁。
地铁8号线:根据青岛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8号线连接青岛老城区、通过12号线连接黄岛区、通过14号线连接平度市、通过16号线连接即墨市,逐步形成通达四方的地铁枢纽。其中8号线自胶州北站至五四广场,全长60.7公里。胶州段长约16公里,设置胶州北站、机场站和胶东站3个车站建成通车后,市民乘地铁到青岛仅需48分钟。 地铁8号支线也在规划中,支线会直通胶州市区。
青岛海湾大桥胶州连接线:该项目是青岛海湾大桥配套工程,建成后胶州与青岛主城区的距离将缩短至20公里,15分钟车程,完全融入青岛“半小时经济圈”,对未来胶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工程重启以来,正按计划推进,预计年底前可开工建设。
2、产业升级:从粗放式产业向高精尖产业升级
胶州传统的工业产业,以机械制造、铁塔和电力设施等粗放式生产加工为主,缺少高精尖项目。未来的胶州将彻底改变这一格局,
目前,三条千亿级产业链雏形已成,
一是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包括以中集梦工厂为代表的冷链产业板块,以特锐德、东软为代表的电力产业板块,以美国NOV海工装备、日本电产、德国贝克曼沃玛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板块。
二是千亿级互联网+及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包括京东、有住网、传化公路港、普洛斯物流等项目。
三是千亿级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产业链,依托国际胶东机场和国家级欧亚经贸产业园建设为契机,紧盯国内外航空、汽车制造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达成合作意向,推动项目签约落户建设。
这些产业链足可以弥补胶州“失去的10年”所错过的机会。未来青岛的工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桂冠,非胶州莫属!
3、文教卫生升级:目前,教育方面,胶州除了青岛工学院之外,还没有一所重量级大学;医疗方面,还没有一所三甲医院;
相比于即墨、城阳、西海岸,这不能不说是胶州在“软实力”方面的一个“硬伤”。
但是,从现在开始的未来两三年,这一状况将会改变,青岛大学胶州校区的尘埃落定,将会承担起未来胶州大学教育和高端人才培养的重任。
2016年12月9日,胶州市与青岛大学正式签约,双方确定建设青岛大学胶州校区。该校区占地3000余亩,将选址在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央商务区以东,建成后将成为青岛大学各分校中规模最大、建筑水平最为先进的校区。
?
新校区建成后,将有3万名学生到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学习生活,校区将建设十余个学院,开设德语、法语、化学、物理、数学、高分子材料、杂化材料等20余门专业课程。
卫生方面,上海东方医院的建设,填补了胶州没有一所三甲医院的空白,这将倒逼胶州本地医院胶州中心医院和人民医院的服务及设施升级,否则他们将面临着被淘汰或并购的命运。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4、创业创新和服务产业升级:随着清华大学青岛物流研究院落户,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起了由清华大学物流研究院、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分院、清华—北卡双创基地、多家企业自身建立的研发中心组成的“四院一基地多中心”智能库。
孙永红市长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将以动能转换推动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化先进制造业“8+6”计划、服务业“369”工程,推动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向关键技术领域延伸,拉长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发展链条...引进培育总部经济、航空服务、电商会展、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推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产业扩量提质,加快构建高增加值、强辐射度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过去的胶州,并不缺少创业创新精神,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随着胶州的发展加速,以及政府所推行的创业政策,创业创新迎来了新的机遇,未来的胶州,依托于创业园、产业基地以及高精尖企业和电商机构、教育机构,将会涌现出大批创新项目,在此基础上,大批明星新企业将会诞生。可以说,胶州将会迎来一轮创业创新的高峰。
以上四点决定了胶州未来的走向。依托四大国字号平台和三条千亿产业链条崛起后的胶州板块,超越即墨并不是难事,追赶黄岛区也同样可期。
无论从位置还是从产业,胶州处于青岛环湾战略的重要一环,有了胶州这一环,整个胶州湾的产业链条才是完整的,大青岛的格局才是完整的。
新的一年,胶州市领导班子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新发展”为总基调,进一步发扬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的精神,胶州这一站,一定会绘就出一幅壮美的画卷!
转载请注明出处。